目前最主流的回放音乐的方式是:读取数字格式的音乐数据-之后通过数模转换器转化为电流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电流驱动扬声器振动发声。顺序从前往后,现在你能理解前后端的含义了吧。除了磁带、唱片等非主流方式外,其它例如:用手机/MP3/声卡/cd机听歌都是上述原理。
扬声器包括耳机、音箱等,就是后端
应用在耳机上的功率放大器就是耳放,和音箱用功放原理结构相同,只是输出功率、电流小了。耳放不是啥神器,普通声卡或者MP3、手机中都有耳放,只不过一般是用运放实现的,音质上差些。
只起到数模转化作用的就是解码器(dac),解码器需要连到电脑、CD转盘等设备上接受数字信号。
如果解码器和用于读取CD数据的转盘装一块,就成了CD机。
如果解码器、耳放、闪存等装一块,就是MP3。
从解码器开始的部分(DAC、转盘),以及包括解码器的(手机、MP3、cd机、声卡等等)都算作是音源,也就是前端。
台机就是使用市电(220V)的体积较大的CD机、解码器和/或耳放。因为无需在便携和续航等问题上妥协,音质会好。
在HIFI圈,有条规律:集成度越高的越便宜,音质越差,反之亦然。例如任意一款手机,从前到后连扬声器都有了,其功能和几百万的HIEND系统一样,音质差了点而已;而当把最普通的便携CD拆成:cd转盘-信号线-解码器-信号线-前级放大-信号线-后级放大,音质好了,价钱也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