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恐龙到大象到人类再到老鼠,为什么体型越来越小?

2025-05-17 16:33:2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考古的挖掘中,我们发现一些具有很大骨骼的物种,比如恐龙,平均的都比现在动物的体型要大得多,在我们的世界最大体型的就只剩下大象长颈鹿等等,连猛犸象也在四万年前灭绝,生物的进化我们了解到,物种的体型越来越小,为什么史前动物都非常巨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变化?

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物种间就展开了非常激烈的竞争,各种生存下来的生物都发展出了各自的防御武器,有的利用惊人的繁殖速度来对抗被灭种的危险,有的体内产生了剧毒,让所有的生物都敬而远之,有的进化出了坚硬的外壳来保护自己不被别的生物吃掉,有的进化出了长长的獠牙专门猎杀其他动物,从而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到了恐龙时代,在研究恐龙的化石中发现,在恐龙时代动物的进化都是越来越大,不论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都进化出了更大的体型,一个原因就是体型变大了才能逃脱被其他的动物一口吃掉的命运,所以动物都拼命的往大的长。

在研究中发现,在恐龙时代地球上植物茂盛,参天大树随处可见,从恐龙的皮肤没有羽毛就可以推测出当时的踢球平均温度高达35,众多的蕨类植物铺满整个地球,地球上一片生机勃勃,同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有了氧气的支持,动物的心肺功能达到了最佳,血液中的含氧量大幅度增加,从而带动了恐龙的体型的猛增,出现了巨无霸恐龙,例如梁龙、体长26米,重达28吨,而霸王龙的体型也只能算中等。

在65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向了地球,带起的灰尘遮天蔽日,大量植物枯萎,大火也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气,氧气的浓度逐渐降低,一些体型巨大的恐龙无法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外加上食物的减少加速了大量生物的灭绝,温度骤降,没有羽毛的恐龙根本适应不了这样寒冷的环境,并不是陨石碰撞直接导致恐龙的灭绝,而是在陨石撞击地球后续的连锁反应导致恐龙陆续灭绝。

然而,一些小体型的动物却可以在氧气浓度减少的情况下艰难的生存下来,没有了巨大的天敌使这些小型动物迅速的繁衍生息,而哺乳动物就是其中的主角,在哺乳动物的进化发展中我们人类就属于其中的一员,发展出智力绝对是千万次的自然选择才偶然出现的。

要说动物的进化为什么体型会缩小,这一切都是为了适应大自然生物所作出的反应,因为只有生存下去才是王道,体型大小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