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8号台风“泰利”9月9日20时在菲律宾以东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2日20时中心位于浙江舟山东南方向990公里的洋面上,风力13级,气压965百帕,7级、10级风圈半径分别为200~350公里和120公里。预计“泰利”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最强可达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将于14日夜间到15日早晨在浙江中北部一带沿海登陆(台风或强台风级,风力13~15级),也可能于15日在浙江近海北上,然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
分析预测表明,第18号台风“泰利”和第19号台风具有六个特点:
一是台风结对来袭,交织影响。预计“泰利”可能于14日夜间到15日早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也很可能于15日在浙江近海转向后向东北方向移动。无论“泰利”是否登陆,都将对华东沿海产生严重影响。第19号台风可能于15日在海南至广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一天之内两个台风接踵登陆或影响我国华东、华南沿海,强风暴雨覆盖范围大,海浪高潮影响区域广。
二是能量不断聚集,风力强劲。预计“泰利”鼎盛期风力可达14到16级,登陆或贴近浙江沿海时中心最大风力仍可达13至15级,可能会成为今年影响我国华东沿海的最强台风。第19号台风可能在鼎盛期登陆,登陆时风力可达13至14级。华东、华南沿海地区将会面临同时防御两个强台风的不利局面。
三是风暴增水较高,海况恶劣。受“泰利”影响,长江口至福建沿海均将出现较大风暴增水,浙江沿海最大风暴增水可达300厘米;台湾以东洋面、东海南部将先后出现最大13米的狂涛区,浙江、福建北部沿岸海域将出现最大7米狂浪区。受第19号台风影响,雷州半岛东岸、海南东部和南部沿海将出现最大160厘米的增水;南海东部、中北部、西北部及北部湾将出现最大10米的狂涛区;广东西部及海南东部沿岸海域将出现最大6米的狂浪区。受两个强台风影响的海域浪高涌大,台风浪波陡较大,畸形波易生成,海况非常恶劣。
四是台风水汽充沛,雨强较大。受两个台风影响,降水可能持续4天,涉及华东、华南、西南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计13~16日,江南东部、华南、西南南部将出现大范围强降雨,浙江、上海、江苏、福建、海南、广东等地部分地区过程雨量将有200~350毫米。若第19号台风登陆点偏北,将会影响更大区域。
五是影响因素较多,存在变数。随着副高减弱东撤调整,“泰利”达到鼎盛期后,有可能贴近浙江沿海向东北方向移动。受大陆高压、副高调整和西南季风等共同影响,第19号台风还有不确定性。此外,双台风与副高相互作用,引导气流不断变化,后期台风发展、路径、强度、登陆地点和影响均存在一定变数。
六是秋台风威胁大,致灾性强。根据历史数据分析,秋季台风历来强度较高,特别是东海台风致灾性较强。“泰利”影响区域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为发达区域,城市密集,人口集中,高楼林立,工矿企业众多,防汛防台风工作面临重大考验。华南沿海地区已多次遭受台风袭击或影响,第19号台风再次登陆,将会造成叠加影响,甚至引发严重洪涝灾害。
双台风结对来袭目前不是真的,最近我国没有受到台风影响!近期生成的2018年1号台风“布拉万”早已在1月4日上午减弱为热带低压消失,而今年的2号台风还没有生成。
双台风效应指什么:
1、双台风效应是指二个台风靠近时,它们将绕着相连的轴线成环状,且互相作反时针方向旋转,旋转中心与位置依两个台风相对质量及台风环流之强度来决定。旋转时正常一个走得快些,另一个走得慢些,有时也可能合二为一。
2、虽然双台风效应的定义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但是,双台风效应却可以是千变万化,并不一定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热带气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动方向,或两股热带气旋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甚至它们之间不发生双台风效应。
3、双台风效应这个名词可谓是亚洲区域对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独有的称谓。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则被称为「齿轮气旋」(pinwheel cyc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