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自愿请教

2025-02-05 20:57:5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志愿批次划分
高考志愿的批次和表格设计,各省市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区别不是很大。一般按录取的先后顺序分为五批:
提前录取院校——包括军事院校、公安院校和少数经批准的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体育和艺术院校与提前批同时进行录取。
第一批录取院校——包括全国重点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教育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批准的部分收分高的一般本科院校;
第二批录取院校——指第一批院校以外的一般本科院校;
第三批录取院校——包括民营二级学院本科、独立学院本科、应用技术本科;
第四批录取院校——包括专科录取院校、一些本科院校办的专科专业、高职院校;
有些省市把第二第三批合并进行,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和应用技术在一般本科批次线下降分录取。
有些省市把第四批分为专科段和高职段进行,以便扶持高职院校的发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校招生办公室每年5月下旬或6月初公布当年在该地区招生院校和专业及学校的专业代码。各地区招办在组织高校录取时,均按上述批次志愿进行。前一批高等院校未录取完,下一批高等院校不能录取。也就是说,上批高等院校录取与下批高等院校录取互不影响。因此,考生在填写志愿时,必须按要求在指定栏目内填写。
在提前录取院校栏内,每个考生可按顺序填报两个志愿院校,不同省市各批志愿院校和志愿个数批次差别很大,许多省市第二批录取院校,考生可按顺序填报三个志愿学校,每个志愿学校中可填写三个系(科)或专业,有些地方本科重点批可填6个院校,每个院校5个专业。
2.各批填报要求
提前批——特殊要求院校
(1)军校有专科。这一批次绝大部分的学校是本科专业,但也有例外,比如军事院校的专科。如果考生在这一栏中填报了军事院校的专科,那么即使其考分达到了本科线,甚至是重点,也会在本科院校还没开始录取前,就被军事院校专科录取。所以说,在这里不存在先本科、后专科的概念,考生在填报时一定要谨慎。
(2)机会要把握。投档的规则是“上不清,下不接”。提前单独录取不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工作,只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提前批录取的学校也有不少很好的大学,如果符合这类学校规定的条件,就不要轻易放弃提前批的志愿,空着不填在战略上就等于失去了一次录取机会。当然你首先要对报考的学校感兴趣才行。
第一批——重点本科院校
(1)第一志愿最关键。近几年的统计表明,高校录取第一志愿人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情况占到85~90%,全国重点大学录取新生的第一志愿率平均约为95%。很多学校多年没有录取过第二志愿的考生,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等。这是因为高校实行按志愿录取,若第一志愿不足,方接受第二志愿。事实上,第一批录取院校的第一志愿生源充足,同时高校从稳固学生的学校和专业思想出发,也愿意招收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学生。
北京:“冷专业”取消特殊录取
今年北京市高招录取体制有变,往年对于农林水、地矿油等“冷门”专业录取的特殊政策取消。
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了解到,往年规定,凡参加第一批录取的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石油、师范、军工以及海洋运输类专业的院校,在第一批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录取不满时,可在第二批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第一志愿不能满额的学校,及时提供非第一志愿考生档案,由学校择优录取。如果线上有志愿考生数仍不足时,还可适当降低分数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第二批和专科录取的学校也参照这一规定执行。这条特殊政策今年被取消。
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院校今年将和其他院校一样正常录取。一是以往这些专业相对较冷、少人问津的状况近年大为改观;二是与今年北京市首次取消录取中的调剂有关,今年北京市将在各批次录取结束后,向考生公布剩余计划,凡是达到分数线,尚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可以重新填报有剩余计划院校的志愿。因而,各校在录取不满时都将统一通过加报志愿后的新一轮录取完成招生。
一些大学招办主任分析认为,此项政策的取消对北京录取影响不大,一些大学参加第一批录取基本上不参加第二批录取,参加第二批录取不能参加第一批录取。
先让我们来看一例惨痛的教训。
据上海财经大学招办主任魏立东介绍,该校高职(专科)曾在江苏录取过一名617分的学生。对学校来说,高职招到这么好的学生本该是件高兴的事,但他们却高兴不起来。
这名考生的成绩达到了重点大学本科入学分数,却被高职录取,是什么原因呢?问题出在考生志愿填报不当。该考生第一批第一志愿报考上海交大,距离该校的最低录取分数只差11分。第一批第二志愿报考上海财经大学,虽该校的最低录取分数为616分,但第一志愿录取已满,不再招收第二志愿考生。该生第一批的其它志愿也都落空。
该生以617分的高分投到了第二批的上海理工大学。可他填报上海理工大学的专业志愿时,只填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并表示不服从调剂。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的分数较高,加上不服从调剂,该生不得不被退档。此后的各个志愿,也都因学校录取额满而没能投档。
此时该考生还有机会上本科院校,一些省市为了保护高分考生,在每批录取结束前,会向高分未被录取的考生征求志愿。有一所师范院校征求他的意见,但他不喜欢师范专业,放弃了征求志愿的机会。这样该生最终被上海财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录取。
这件事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高考成绩在录取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益?因成绩不佳而没能进入理想的大学和专业无怨无悔,但如果成绩达到了,因志愿填报不当而未能被所填写的大学或专业录取则会遗恨终身。
这个典型案例告诉我们:志愿填报有诀窍,形成梯度最重要!
所谓“梯度”,有三层意思:一是不同批次之间的学校要有梯度,二是同一批次不同学校之间要有梯度,三是同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要有梯度。这种梯度一般由分数差异表现出来,从宏观上看,还包括地域梯度,学校规模特色梯度,办学模式梯度等等。
可以把每一批次的高校划分为三类:一类是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学校,这类学校考生只能填写在第一志愿里,如果把此类学校填在第二、三志愿都属不当。前面谈到的那名考生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第二类是第一志愿生源不足,但缺额不多,尚可招收少量二志愿考生的学校。由于这类学校还可招收少量二志愿考生,所以估计录取第二志愿时分数会较高,确实有实力的考生可以将此类学校填在第二志愿,但填在第三志愿就不对了。
第三类是生源严重不足的学校,把这类学校填写在任何志愿都有可能录取,而且越往前填录取的可能性越大。
如果我们没有按照上述规律填报志愿,就是我们称为的志愿填报没有梯度。当然,以上学校的分类在录取之前是没有明确答案的,只有靠考生通过咨询和了解的信息自己判断。同时还要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中有各校对非第一志愿录取和专业录取的级分差。
填报志愿中几种不科学的排列
1.平铺直叙,旗鼓相当
如下所示:
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南开大学
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
这三所大学综合实力都很雄厚,难分高下,第一志愿落榜,肯定全部落榜。
在一般本科批次,有时志愿不足额,很多学校都要收第二志愿,则可以这么填报。
2.波浪起伏,跳跃性大
如下所示:
武汉大学——华中农大——北京理工
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
如果第一志愿落榜,有可能第二志愿录取,但第三志愿白填!如果二三志愿调换,则武汉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间又没有梯度,也不科学。
3.步步高升,完全错误
如下所示:华中农大——武汉大学——北京大学
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
每年,都有一些成绩不稳定的考生学习中国足球队,“踢梦脚”!志愿随心所欲,经常把重点名校拿来殿后。除非,你的成绩一塌糊涂,最好不要这样填。

回答(2):

不知道你是哪个省的,你女儿你女儿成绩应该很不错啊,到时候报志愿的时候应该选一个好点的专业,就是211大学里边专业的差别也很大。依你女儿的性格来看,学经济或者管理比较好,最近有一个专业很不错,叫环境科学,很有前景。不知她会不会喜欢。

回答(3):

看她的学习模式、思维方式偏文还是偏理,重积累还是重逻辑,等等。比如重积累和感性经验的,就选择基础学科。当然最重要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盲目跟风凑热闹。
我也今年高考。我想作为一个成年的高中生,对于自身要求规划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和自己的见解,尤其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应该不是难事。

回答(4):

我觉得您的女儿学财务金融还可以,不过数学要学的好,精算师\注册会计师现在挺吃香.不过一定要遵重她的兴趣选择,多看权威的高考专业详细介绍资料.利用好本省的最近几年和08年高考分数一分一档表,根据她所在全省名次填报学校

回答(5):

想当老师这个倒不是太难,但是想当电视的主持人,跟你学什么就没有绝对的关系了,你的能力要达到,外型了,气质了,涉及到的因素就太多了!你还是报考一所好一点的师范学校吧,学师范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