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屋檐下的部分叫什么?尤其是大的有柱子的屋檐

比如像这种,就是柱子与房门中间的部分
2025-05-16 06:25:3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古代建筑屋檐下的部分叫廊,也可称为廊庑。
廊是建筑名词,指屋檐下的过道、房屋前面的露天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也包括亭台楼阁间的走廊、门廊。
庑是古代或古代形制的房屋,一般用于重要人物的房屋,例如皇宫内的重要殿室,如乾清门庑殿、太和殿庑殿、慈宁宫庑殿,以及五岳、四渎、三大山神祠的圜殿等,规模比正殿低一级,其檐柱尺寸也不及正殿。

回答(2):

这就是“廊”,也叫“廊庑”

按照《营造法式》的“大木作制度图样”,一个11间的大殿,外檐柱和正殿金柱之间的“廊”宽是13.2尺——当然这副图的大殿规制上是次一级的。

回答(3):

走廊,或者叫做檐廊。走廊(corridor gallery):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设在房屋内两排房间之间的叫内走廊;设在一排房间之外的叫外走廊。外走廊是用悬挑梁板结构的,又称其为挑廊。当外走廊处于挑檐板或挑檐棚下时,又称其为檐廊,它是多层楼房最顶层的挑廊或外走廊,是平房檐棚下的外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