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一直没集中供暖,冬天基本靠“多穿棉衣、多盖被子”度过。
信阳位于分界线上。但由于靠近北方,在信阳人看来,信阳和河南其他地市温度差别并不大。以最近三年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例,信阳平均气温分别为-2℃、-1℃、2℃,郑州为-4℃、-4℃、-1℃。
过去60年间,供暖的国家标准在细节方面进行过多次修改,但“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大于或等于90天”这一条没有变化。根据2012年最新的供暖国标,河南符合这一标准的是许昌以北地区。
其实,随着近些年经济水平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福利的那条“供暖红线”早已没那么严格,不少处于分界线上的城市都在“蠢蠢欲动”,就连国标中也提到,温度不达标的,“具体方式可根据当地条件确定”。
扩展资料:
当年一条供暖“南北分界线”,让分界线南边的城市缺乏必要的热力管道,如今再想供暖,改造费用便成了大难题。
根据政策,“线内”城市供暖基础设施建设、运转,国家、省市均补贴,但“线外”城市没有。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如此巨大的投入,仅靠地方财政扛不住,仅靠企业也受不了。如果转移到供暖费用中,老百姓很难承担得起。
在 2012年3月的“第八届绿色建筑大会”上,仇保兴表示,不能把集中供热盲目地照搬到秦岭、淮河以南,这对能源消耗是巨大威胁。清华大学教授江忆计算过,如果南方所有城市集中供暖,中国每年将多烧5000万吨煤。
这种供暖的“南北分界”,也引起了美国媒体的注意。今年11月15日,环球网援引《洛杉矶时报》报道,称中国供暖南北分界是时代错误,但这种“不公”并不容易解决,尤其是中美领导人在北京刚刚闭幕的APEC会议上宣布的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协议,或许已使该问题变得更为艰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河南南方城市集中供暖困难 或可采用局部供暖方式
河南信阳市位处秦岭、淮河以南的地方未实现集中供暖。河南其他地级市都位于国家供暖线范围内。
河南信阳7成面积位于淮河以南无法享受供暖,一条淮河,将河南省信阳市和驻马店市分隔在南北两岸,也分在了国家供暖线的两边。南岸的信阳市无集中供暖,个别居民宾馆避寒。北岸的驻马店市有集中供暖,居民过冬无忧。
淮河将河南最南部信阳市的75%面积留在了淮河以南,也把信阳变成了无法享受集中供暖福利的城市。而北距信阳不远的驻马店以及其北多数地区享受到了冬天里的温暖。
《河南省集中供热管理试行办法》
第六条 秦岭、淮河以北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集中供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鼓励其他市、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供热方式。
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集中供热事业,鼓励和扶持节能、高效、环保、安全供热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扩展资料
《河南省集中供热管理试行办法》
第九条 实施集中供热的市、县级供热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依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组织编制集中供热规划,并经本级政府批准后报上一级供热主管部门备案。经批准的集中供热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原程序报送批准并备案。
第十条 市、县级供热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本地集中供热规划制定供热管网建设和老旧供热管网改造计划,并分步实施,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区域管网互联互通,实现各类热源联网运行。
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应当按照集中供热规划配套建设供热设施或者预留供热设施用地。预留的供热设施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
热力站等供热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保持安全距离,降低噪音,减少环境干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河南信阳7成面积位于淮河以南无法享受供暖
参考资料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河南省集中供热管理试行办法
河南省实现集中供暖的城市:郑州、开封、许昌、平顶山、洛阳、焦作、安阳、鹤壁、新乡、济源、驻马店、商丘、濮阳、三门峡。
河南省没有实现集中供暖的城市:南阳、信阳、周口、漯河。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集中供暖的城市,指的是该城市有统一的市政热力公司、铺设了市政热力管网,但这并不代表每家每户都有暖气!具体要看所处小区是否接入了市政热力管道。一些经济较落后地区,即使属于强制集中供暖地区,但由于当地财政比较拮据,市政热力管网的覆盖面积很小,会出现仅仅市中心的少量小区有暖气,而大部分小区都无暖气的情况
淮河以南没有集中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