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家具行业多年现在想在老家怀化开个店面对那地方的行情一点不懂请求帮助???谢谢!!!

2025-05-16 18:29: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经济概况
2010年概况
一,综合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74.92亿元,增长14.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7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4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88.90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288.59亿元,增长12.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5.5:40.1:44.4调整为14.4:42.8:42.8[4]。
新型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市本级投入城建资金28.83亿元,强力推进16大城建项目。市民服务中心、城区铁路桥改造、市民休闲广场二期等项目基本完工,迎丰路综合改造完成地下通道建设等部分工程,顺天路、紫东路、府前路、刘塘路、舞水河和太平溪综合治理二期、城市管道燃气、新城区供水管网工程等项目加快进行。怀化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53.8平方公里。大力开展争创“国卫”活动,城市面貌不断改善。
二、农业
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63.06亿元,增长4.4%。农业增加值52.91亿元,增长4.2%;林业增加值12.69亿元,增长4.8%;牧业增加值28.24亿元,增长4.6%;渔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6.4%。
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九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顺利推进。优质超级稻完成8.2万亩、柑桔低产园改造3.62万亩、工业原料林完成36万亩、优质油茶新造10.96万亩,龙头企业规模日益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80家,其中过亿元的14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2家。
三、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4.46亿元,增长23.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56.28亿元,增长19.0%;集体企业增加值5.57亿元,增长19.2%;股份合作制企业增加值2.43亿元,增长16.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49.06亿元,增长25.5%;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增加值8.49亿元,增长35.5%;其他类型企业增加值32.63亿元,增长26.4%。
全市工业增加值256.27亿元,增长22.0%;工业化率达到38.0%,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8%,拉动GDP增长7.5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招商引资项目103个,合同引资107亿元,到位资金51.2亿元。
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1.1%,提高43.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2.16亿元,增长52.6%;实现利润总额16.89亿元,增长71.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社会投资迅速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268个,增长32.9%。其中,新开工项目958个,增长39.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382.00亿元(不含跨区项目),增长35.3%。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47.17亿元,增长31.7%。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市资质等级以内总承包及企业承包的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97.51亿元、增长30.7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2.38亿元、增长35.7%,建筑业增加值32.63亿元、增长18%。
五、商务、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再创新高。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86亿元,增长20.0%,增幅居全省第1。从地域来看,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2.38亿元,增长20.9%;乡村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48亿元,增长15.6%。从业态来看,批发业完成15.14亿元,增长12.4%;零售业完成190.46亿元,增长21.0%;住宿业完成3.82亿元,增长22.9%;餐饮业完成24.43亿元,增长16.6%。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4%,零售物价指数为103.5%。
全年引进招商项目190个,实际利用外资6276万美元、内资156亿元,分别增长23.7%、21.7%;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680.79万美元,增长21.1%,其中出口2005.46万美元、增长33.5%,进口2675.33万美元、增长13.2%。
全市共有星级饭店48家(其中3星级饭店21家),新增2家。共有旅行社41家,新增3家,持证导游400余人。国家等级旅游区(点)18家,新增3A级3家。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097.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70.27亿元,分别增长37.1%和49.9%。
六、交通、邮政和通信
交通运输较快发展。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44.02亿吨公里,增长23.1%;公路客运周转量46.32亿人公里,增长15.1%。全市公路线路总里程17415公里(不含高速公路)。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9.80万辆,增长29.4%。
邮电事业快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8.33亿元,增长19.0%。其中邮政业务量2.12亿元,增长19.8%;电信业务量56.21亿元,增长19.0%。全市固定电话用户72.17万户,下降10.1%;移动电话用户204.80万户、增长24.3%,其中新立户47.08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1.44万户,增长26.5%。
七、财政和金融
全市财政总收入58.02亿元,增长27.6%;一般预算收入35.67亿元,增长31.3%。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44.98亿元,增长15.6%。其中教育支出24.3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04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1.08亿元,环境保护支出4.04亿元。
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76.50亿元,比年初增长(下同)20.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4.29亿元,增长19.6%;企业存款余额94.21亿元,增长12.0%。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56.61亿元,增长26.6%。其中消费信贷贷款余额36.40亿元,增长72.7%;中长期贷款余额245.40亿元,增长32.7%,短期贷款余额106.73亿元,增长16.3%。
证券保险业务红火。全市股票交易成交额599.23亿元,增长12.4%。保险业务收入19.98亿元,增长16.7%;保险业务支出3.89亿元,增长3.9%。
八、科技和教育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7%。申报的4个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已通过部省联审。“多功能快速扫描翻译系统”等2个创新基金项目已获得科技部立项支持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45所,其中普通高校3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50所,普通中学357所,小学1401所(其中教学点490个),特殊教育学校3所,幼儿园330所。全市在校学生65.69万人,拥有教职工4.98万人,专任教师4.36万人。全市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为99.6%,小学升初中升学率99.8%,初中升高中升学率90.71%。新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23所。
九、广播、文化、卫生和体育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广播综合覆盖人口465.62万人,广播综合覆盖率91.5%;电视综合覆盖人口495.90万人,电视综合覆盖率97.5%,提高0.4百分点。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6879公里,比上年增加434公里。有线电视用户53.1万户,增加3.1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6.07万户,增加7.6万户。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3.61万小时,制作广播节目时间7764小时;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6.91万小时,制作电视节目时间1.19万小时。
文物保护成效显著。新增沅陵赛龙舟、芷江孽龙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达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17项,居全省第二位;我市11人入围全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建成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心并开放;编制完成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集。
卫生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全市争取到卫生基础建设项目123个,其中县级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村卫生室96个、乡镇卫生院公转房建设15个,争取到上级投资1.34亿元。全市创建省级卫生村1个,创建市级卫生村1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参合农民达到367.8万人,较上年增加20.9万人;参合率为92.2%,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筹集资金5.15亿元,比上年增加1.68亿元。全市统筹基金共支出补助资金5.04亿元,补助208.32万人次。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159个,其中医院50个,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站)15个,卫生院306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监督所14个,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743个。实有床位1.77万张,卫生工作人员1.97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6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3956人,执业助理医师1876人,注册护士5256人。
体育事业获得全面发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市代表团共获得金牌36枚、银牌28枚、铜牌45枚,总分1215.5分,金牌总分均进全省前8名。全市各民间体育组织参加上级比赛20余次,获国家级比赛冠军1项、省级比赛冠军25项。完成602个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全部达到三类场地标准。新成立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全市单项运动协会组织达8个。体育彩票销售完成1.37亿元,居全省第6。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3元,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13元,增长5.6%,其中人均食品支出3340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520元,增长17.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72元,增长15.7%,其中人均食品支出1738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6.6%,比上年降低2.6个百分点。
城乡就业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30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10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9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94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4万人。全市培训各类人员10.51万人,进行职业技能鉴定1.32万人,领取证书1.03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30.58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50.57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1.81万人。农村危旧房改造5769户,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1所。财政性住房保障专项资金投入4.17亿元,完成廉租住房35万平方米、7363套。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2.72万人,征缴基金7.05亿元。失业保险新增参保2.07万人,征缴基金4449.3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77万人,征缴基金4.17亿元。城镇居民医保登记参保71.85万人,征缴基金8323万元。生育保险新增参保1.52万人,征缴基金1836万元。工伤保险新增参保2.49万人,征缴基金422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3.29万人,征缴基金7.34亿元。芷江县新农保试点取得成功,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5.3万人。全年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4.07万人。
转龙酒转龙酒又叫换龙头。是侗家宴席上的又一热闹场面。转龙酒由主或主客任何一方的代表提议,提议人称为龙头。龙头提议大家喝转龙酒时,满席站起,端起酒杯,先由"龙头"带头喝,然后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喝过去。往右传时,"龙头"左边那人就是“龙尾”,往左传时,“龙头”右边那人就是“龙尾”。“龙头”饮干后,依次一个接一个饮下去,如果“龙身”当中哪一人不干,就要受罚。喝转龙酒时因可左右转动,“龙头”可变“龙尾”,“龙尾”可变“龙头”,满席当中任何一人都可当“龙头”,也可当“龙尾”。如此反来复去,变化无穷。
怀化夜景(15张)
团圆酒侗家的团圆酒别具特色。它不象一般喝团圆酒,由主人提议,满桌频频举杯,大家一饮而尽。而是由主人提议,满席端起酒杯,由右边往下传递到后者的口边,乙喝甲的,丙喝乙的,丁喝丙的……,如此下推。这时,主人要领呼:“大家来呀”满桌合呼“饮呀!呜呼!”这样满桌同干,一饮而尽。酒宴散席。
合拢酒合拢酒是侗家村寨或家族集体接待贵宾的一种最高规格的酒宴。一般是在村寨或家族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邀请上级贵宾和四邻来宾参加的庆典活动才进行。村寨举办的合拢宴酒,一般在团寨的鼓楼里摆设,家族举办的一般须比较宽敞的农户家的走廊里进行。酒席的摆设叫“拉长桌”。把十张八张方桌连在一起摆成一条长线,有的用宽木板一块连一块摆设。
合拢宴开始前,主人要在寨门外组织迎宾仪式,第一项,放“礼炮(铁炮)”凑“笙歌”,第二项在寨门或屋门前设“拦门酒”。第三项,献上一碗侗家油茶。此套程序完毕,方正式入席。合拢宴酒的座席安排一般是一宾一主间隔而坐,也可宾主面对面地坐。宾主坐定,宴席开始。
席间,按侗家敬酒的六道程序相互敬酒,始而复返。喝到尽兴为止;敬酒姑娘两人一对或三人一群,手捧酒杯--向来宾敬酒,并边敬边唱敬(劝)酒歌。侗家姑娘那情景交融的唱词和圆滑的音嗓使得来宾飘飘欲仙,“酒不醉人人自醉”了。合拢宴结束后,主人在鼓楼门口列队用鞭炮送客,对贵宾--“过筛”,即派七、八名男女青年把贵宾一一抬起来,在空中抛几次或者有的捉手,有的捉脚,将贵宾抬起在空中荡秋千,然后送贵宾上路。那个场面,真叫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另外,芷江鸭、新晃牛肉、麻阳椪柑/冰糖橙、靖州杨梅、沅陵灯盏窝、猕猴桃、鳃兰、沙田柚、锅贴饺等等,都是闻名湖南省内外乃至中外的的怀化特产。
2011年概况
2011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目标,坚持“科技引领、交通先行、兴工活商、富民强市”,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增长,强基础、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37.36亿元,增长14.1%,比上年低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5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75.28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338.56亿元,增长1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642元,增长12.9%。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4.4:42.8:42.8调整为14.8:44.8:40.4。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9%,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57.4%和38.7%。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51.8%;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15.93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68.09亿元,增长16.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改革稳步推进。市“百纺五副”等7 家商贸企业改制进入扫尾阶段;电力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大小电网成功合并。“省管县”财政改革进展顺利,市级行政体制改革已经完成,县、乡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市水务投正式组建运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逐步拓宽,土地流转新机制建设、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民生进一步改善。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6.8%。扩建乡镇敬老院14所,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270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1085户,建成农家书屋633个,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8.73万人。完成7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新增廉租住房4286套。全市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医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