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I晶体没有溶解。

2025-05-19 12:47:2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依据题干中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判断;
B、根据加热前后氯化钠在溶液中溶解的质量分析判断;
C、依据加热前后水的质量基本不变分析解答;
D、依据加热前后溶液的浓稀变化分析解答;
解答:
解:A、依据加热到60℃时没有溶解的氯化钠全部溶解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加热后升高了;
B、加热前后物质在溶液中溶解的氯化钠质量变大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增加了;
C、由题干可知加热前后水的质量基本不变,所以溶剂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D、加热后溶液中溶解的溶质变多,所以溶液变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了;
故选C.
点评:
此题是对溶液知识相关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加热后未溶的氯化钠全部溶解,然后结合加热前后溶液中溶质溶剂量的变化分析即可;

回答(2):

加热导致NaCl溶解度增大,所以剩余的NaCl都溶解了。
所以,NaCl溶解度增大,溶解的溶质质量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只有溶剂的质量没变。

回答(3):

C.溶剂的质量

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晶体溶解,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回答(4):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