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
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佛教经籍称阿修罗为“非天”或“劣天”。他与鬼蜮有相
似之处,却不是鬼蜮;他与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却不是人。他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
又极端丑恶的怪物,“具三面六臂,青黑色,呈忿怒裸形之相”。据佛教传说,阿修罗与
帝释天是冤家对头,总
是互相争斗不休。因为是与天神对立的最高恶魔,被逐出天界,居于 致 山洞窟中,曾多次与天神恶战,亦被称做“斗神”,但皆处于劣势。因为他太好战,所以后世便把战场称
做修罗场。(很符合要毁灭一切的阿修罗形象,此外,大家该知道“非天梦魔”的意思了
吧!)在佛教世界,他改邪归正,成了护法“八部众”之一,轮回六道之一就是修罗道。
(阿修罗在众多漫画中出任主角,象CLAMP的《圣传》)
上古流传,阿修罗是诸神中好斗心最强,战斗力最盛的天人。他的果报殊胜,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却没有天人的德性,性好争斗。
也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佛陀悟道传正法,当他涅盘之前,有留言后世:佛法流传,将有正法、像法及末法三个时期。当末法时期来临之初,贪婪将包于善良之中横行,迷惑众生。清净无为者将不得善终,正直清廉之士会蒙尘而死。而众生都以那些口灿莲花,富丽堂皇之人为首,纷纷奉行看似善法的邪道。
正法、像法、末法时期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但是却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在末法时期将要现世之时,佛祖会派各种各样的天人下凡,阻止善法的倾颓。但是到了末法来临之时,众神将会回归,由众神中专司毁灭的阿修罗降临世间,掀起惊天浩劫,创造人间炼狱。
有人传说,阿修罗是一种极丑恶的怪物,非鬼、非神,凶恶好战,力能掌控日月。是诸神之中最为可怕的变异,他是神的后裔,但是却背离正道,孤独骄傲。数次与诸神之首帝释天大战,后因为寡不敌众,被收伏于迦陀罗山下。
也有人说阿修罗的相貌极为出众,只要见到他的人都会被他迷惑,失去原有的本性。
每到末法时期,佛祖就会开启封印,放出阿修罗,使其转世为人,对迷途的众生施以毁灭性的惩戒。
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不酒神。它们是佛国六道众之一,天龙八部神之一。说它是天神,却没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处。说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说它是人,虽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恶性。因此,它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界于神、鬼、人之间的怪物。
佛经中的阿修罗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罗王:一个叫婆雅,意为勇健,是阿修罗与帝释天作战的前军统帅;一个叫罗骞驮,意为吼声如雷,亦名宽肩,因其两肩宽阔,能使海水汹涌,啸吼如雷鸣;一个叫毗摩质多罗,意为花环,其形有九头,每头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个叫罗睺,意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罗王都统领千万名阿修罗,称为阿修罗众,或称阿修罗眷属。佛经还说:阿修罗男,身形丑恶;阿修罗女,端正美貌。
由于阿修罗王众多,其形不一,阿修罗王的形象,也有多种说法,有的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须弥山四倍;有的千头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须弥山;有的三头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体相。这些形象都难表现,画家们往往画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双足立大海,身越须弥山。
佛经中有关阿修罗王的故事传说很多。敦煌石窟中除了经变画中的阿修罗王画像外,还有很多单独的阿修罗王的画像。其中最早、最高大、最完美的是西魏第249窟中的阿修罗王变相图。阿修罗王的形体和图中每一神怪、人物、建筑物几乎都代表一个故事,约有十几个故事。现选几个比较生动的故事讲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