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这并不是追求完美导致的。而且是因为心理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从而演变成这样。也不是所称的妄想,也并不是所说的偏执,它是焦虑过度的产物。一般的变化是由两个环节来完成的。一个环节是环境当中提供的信息,给予了我们对某一种事物的了解,第二个环节是几率的自我匹配。比如说,在一个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癌症的原始部落,你即使告诉他们癌症有多么可怕,多么难治,但对他们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大部分人对癌症的恐惧,是源自于自己通过自己亲属的,亲朋的,或者是熟人的,或者是新闻报纸上的,或者是自己的职业所经历到之后,知道了癌症的本质意义与死亡相关联。这种习得的知识,与我们本能地恐惧死亡有很大的关系。死亡是一种无助的像征,所以,很多时候,对癌症的恐惧,可以理解为对死亡,对无助,对无能的恐惧。再加上,癌症的几率并不是百分之百,但是,因为过度的焦虑,这种很少的几率到了当事者身上,就变成了百分百有可能会被某一种癌症所伤害,所以,他们担心的是患上癌症之后要面临的悲剧,而不是癌症本身。它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的过度表现。这种现象,在当事者所生活的环境当中,出现癌症患者的数量越多,他们就越容易担心自身是不是会患上癌症。比如说,一个人从事的是医疗保险理赔业务,虽然他并没有接触到真正的癌症病例,但是,他从所接触到的这些病例申请理赔的材料发现这些疾病太可怕了,慢慢地,他自己会开始担心自己的不好的生活习惯可能会有产生癌症的几率,于是,他开始特别小心留意各类医疗知识,也特别小心地开始生活,慢慢地,他就会来越担心,只要身体有什么异常,他都非得上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这就是一种很常见的转变。但核心都是:与其不知道,不如知道之后去预防,因此,他们虽然害怕患上癌症,不过他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如何预防癌症上。
虽然它们并不是强迫症,也暂时不能归类为疑病症,但是,他们过高的焦虑,最后会朝这两个别症状发展。之所以会最后出现强迫症的症状,是因为他们学会了要求自己按照哪一种“科学而标准”的生活,来防止自己面临最糟糕的结果。因此,吃什么,怎么吃,穿什么,怎么穿,用什么,怎么用等等,就会变成很有规律,很有原则,不得不遵守去执行的特点。到那时候,强迫症就会表现出来了。再加上,他们频繁过度地医疗知识的学习,时常为了一丁点儿毛病朝医院跑,最终转成疑病症也很常见。
偏执的一种,一般不能定为强迫症。一般出现在生活压力大的人群中,这些压力可以是心理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通过药物控制,但一般建议软性疗法,把压力根源找到,俗话说就是打开心结,这个仔细说就麻烦了,上自世界观人生观,下至生活作息习惯等等的,都有理路有办法的。
正常情况下每个人对健康都需要合适的关注,不关注也是不健康,过分关注就是疑病观念,如果长期高度关注,不切实际,并且影响生活,那就是疑病症。如果对健康的关注不合理,不理解,十分荒谬,那就是疑病妄想(所谓妄想就是内容荒谬,坚信不疑,不可理解的想法)。
人的焦虑情绪来自于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因变化着的因素而导致人的情绪反映,属于正常的心理活动,如果过分纠结,情绪情感出现泛化,短时间无从走出阴霾(自我修复),就要需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追求完美不是导致担心得癌症的原因,这种担心是由于自身的错误认知而产生。是否是强迫症还需当事人多方表现的验证。不要轻易下结论。
这是人的心理问题,经常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