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1世纪秘密流行于罗马帝国的疆域。由于处于非法地位,信徒们只能在私人宅邸内举行宗教仪式。这种早期的秘密宗教场所被称为“民古教堂”。后为逃避官方搜查,转移到公共地下墓窟,在墓窟的天顶和四壁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
这些地下墓室里的壁画作品,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仅出于装饰目的,而是从属于基督教思想,担负着宣传教义和祈祷死者灵魂升天的任务。在表现手法上。这些壁画作品比较简单幼稚,好像是信徒们描绘的,艺术形式和手法远不能与后来的教堂壁画相比拟。
虽然这些壁画作品艺术手法比较简单,看上去和古代末期罗马时代的绘画有相似之处,但他们有着基督教精神的内在意蕴,其作品往往包含更深刻的寓意和经常采用象征性手法。如画一肩扛羔羊的青年牧人,作为基督的象征,羔羊象征人民,孔雀象征永久,鸠鸟象征圣灵等等。
墓窟壁画主要流行于罗马城区,在这里发现了卡里斯托、多米特拉、普拉特克斯托拉、普里斯拉等地下墓窟,其中著名的普里斯拉地下墓窟,约建于3世纪,这里有闻名于世的天顶画《善良的牧人》。这是早期基督教绘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在造型手法上还继承了古典的传统,形象准确而逼真。基督肩托羔羊站立,生气勃勃,线条简明流畅。使人联想到古希腊瓶画,四周的图案暗示出基督教最重要的象征十字架。
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后,它的集会和仪式就回到了地面上,也开始兴建正式的基督教堂,早期的基督教堂搬用了罗马的一种常见建筑“巴西里卡”式建筑,只不过在它的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