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5年1月1日到苏军攻占考特巴斯工厂这段时间内,德国总共生产大约150架Ta-152H-1型战斗机。虽然其性能要优于当时盟军最先进的美国陆军航空队北美P-51D“野马”式战斗机和英国皇家空军霍克“暴风”式战斗机,但是大部分Ta-152H被用于近距离支援,在机场上空掩护Me-262喷气机起降〔在报告中记载没有任何盟军飞行员敢在有Ta-152徘徊的情况下冒险袭击喷气机场〕和拦截盟军高空轰炸机。
只有很少的部队装备Ta-152,比较出名的只有第三○一战斗航空团团本部和第三大队部分配备了这种飞机〔其它还有Fw-190〕,团本部的指挥官为弗雷滋·奥夫汉默上尉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行政官,后来空军司令部还决定将部分有经验的第三大队飞行员调到团本部,他们是威尔利·里施科、赫尔曼·斯塔尔、约瑟夫·基尔、瑟普·萨特勒、克里斯托夫·布鲁姆、海因兹·高索和来自第三○○战斗航空团的瓦尔特·鲁斯。
第三大队一共接收了16架Ta-152H-1,但后来将这批飞机交给团本部使用。德国空军Ta-152的王牌〔击落五架〕只有一位,约瑟夫·基尔士官长,总共击落的10架敌机中有一半〔五架〕是在Ta-152上取得的,其它则是在Fw-190上。
第三大队的首次作战是1945年3月2日拦截轰炸露纳地区附近波棱化学工厂的美国轰炸机。然而当时他们被己方的一队Me-109战斗机误认为是盟军的新型战斗机。所幸的是由于Ta-152H出色的盘旋性能躲过了己方的攻击,没有造成任何损失。第三大队取得的最后战果是1945年4月30日柏林战役时的苏军雅克勒夫Yak-9式战斗机。
? 世界影响8 作者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