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脑瘫的严重程度呢?

2025-05-13 10:18:2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轻度脑瘫
脑瘫的病程是一种进行性脑毁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早期的时候就发现的脑瘫,很有可能只是轻度脑瘫。脑瘫,越早发现越早进行治疗的话,是很有可能会让患儿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特别是在六个月之前,就判断出小儿有患上脑瘫的倾向,然后对其进行脑瘫的早期干预,帮助患儿纠正不良的发育状态,让脑部发育趋向于正常儿。在婴儿6个月之前就进行早期干预,比在之后再进行治疗的患儿来说,其恢复正常的概率更高。婴幼儿在患上脑瘫的时候,会表现出一些跟正常儿不同的行动异常,比如说在坐位时,向各方向推患儿,患儿不会用手支撑,这是因为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弛缓型脑瘫的常见症状是脑瘫患儿头部、躯干的上抬、四肢的支撑均较困难。肌张力异常及姿势异常也是轻度脑瘫的症状。
2、重度脑瘫
重度脑瘫,是比较严重的脑瘫,一般就算经过治疗,都很难恢复到正常的水平。通常重度脑瘫的患者,都是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一些患儿经过治疗,也许能够达到基本的生活自理。重度脑瘫,可能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一般都会给家庭造成巨大的压力。重度脑瘫患儿是痛苦的,他们孤独不合群,有时候还可能会出现自伤行为。重度脑瘫患儿常有的表现是,身体变很软,自主运动的能力降低,导致不能正常坐立和翻身。一些重度脑瘫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恢复部分运动,再加上坚持做好康复训练,有可能达到生活自理的效果。

回答(2):

脑瘫的症状多样,患儿脑部受损部位不同,表现的也是不同的症象,常见有以下几种典型症状:
一、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无论是粗大运动还是精细运动,都较同龄患儿发育慢。
二、肌张力异常,多数表现为肌张力明显升高,极少数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三、姿势异常,姿势形式多样,常表现为仰卧位时头后仰、下肢伸直,仰卧位时四肢聚集,臀部高于头部或抬头困难等。
四、反射异常,脑瘫患儿常表现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伴随症状,伴随症状有智力障碍、癫痫、语言功能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

回答(3):

  1.痉挛型——发病率最高.占全部病人60%—70%。常用其他症状混合出现.主要表现为中枢性瘫痪。分为:痉挛性偏瘫—痉挛性双瘫—痉挛性四肢瘫—痉挛性截瘫—双重性偏瘫—三肢瘫—单瘫。
  2.手足徐动型——占脑瘫的20%表现为肢体难以用意志力控制的不自主运动。
  3.强直型——此类很少见到.常伴有严重智力低下。
  4.共济失调型——此类型不多见.可单独或与其他型同时出现。
  5.震颤型——此型很少见.表现为四肢震颤.多为静止震颤。
  6.肌张力低下型——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四肢呈软瘫状.半岁前阶段多见。
  7.混合型—— 患儿可出现以上2至3个型的症状。

回答(4):

脑瘫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来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
产前因素最常见,包括遗传和染色体疾病、先天性感染、脑源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胎儿脑缺血缺氧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受损等。围产因素指发生在分娩开始到生后一周内的脑损伤,包括脑水肿、新生儿休克、脑内出血、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血缺氧zd性脑病等。围产因素可能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