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因素分析法是从商品的实际供求和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这一角度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它注重国家的有关政治、经济、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及商品的生产量、消费量、进口量和出口量等因素对商品供求状况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程度。这种分析法较注重中长线分析,较适合于掌握现货行情的大现货商和消息灵通的投资者使用。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
方法。
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等。
因素分析法有四个步骤:
步骤一:确定分析对象——确定需要分析的财务目标,比较实际数额和标准额,并计算两者的差额。
步骤二:确定该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建立财务指标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
步骤三:确定驱动因素的替代顺序——替代顺序不同,分析的结果会不同。
步骤四:按顺序计算各驱动因素脱离标准的差异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因素分析法是根据分析指标与其驱动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分析思路是,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指标产生影响时,在假定其他各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顺序确定每个因素单独变化对分析指标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法可分为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两种形式。
设某一分析指标R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报告期指标(或实际指标)和基期指标(或计划指标)为:
报告期指标(或实际指标)R1=A1×B1×C1
基期指标(或计划指标)R0=A0×B0×C0
(1)连环替代法
在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R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时可按顺序进行:
基期指标(或计划指标)R0=A0×B0×C0 ①
第一次替代 A1×B0×C0 ②
第二次替代 A1×B1×C0 ③
第三次替代 R1=A1×B1×C1 ④
②-①→因素A变动对R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③-②→因素B变动对R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④-③→因素C变动对R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2)差额分析法
用下面公式直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R的影响。
(A1-A0)×B0×C0 →A变动对R的影响。
A1×(B1-B0)×C0 →B变动对R的影响。
A1×B1×(C1-C0)→C变动对R的影响。
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