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觉得自由受到限制,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妈妈不能允许孩子宣泄自己的这种情绪。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02
当妈妈不在的时候,照看孩子的人告诉你,孩子表现得像个天使,你千万不要急着高兴,这只是因为孩子对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试探他们的底线。
原来,孩子在我们面前调皮捣蛋,脾气更坏,是因为我们是他最亲近的人,他对我们有足够的信任。
想一想我们成人不也一样吗,在我们信任的人面前,我们才更可能敞开心扉,或者把一些情绪发泄出来。
家有一儿一女,你是否注意到,当孩子生气时,男孩和女孩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
哥哥更多的是通过行为,比如他有时候会愤怒地摔门或者摔东西。
而妹妹更多的是通过语言,比如她会哭着说:“气死我了!”或者“我讨厌你!”这样的话。
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会,因为这样的时刻,正是教孩子情绪管理的好契机。
03
面对孩子的愤怒,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遵循以下这四个步骤,我们就可以成为孩子身边的情绪教练,教孩子越来越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
1、觉察自己,保持冷静
当孩子觉得他遭遇不公平的对待时,他有权利感到愤怒。愤怒是孩子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权利。
那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容忍孩子的愤怒呢?
就像立规矩常常失败的那位妈妈,她很小的时候因为妹妹的出生而由奶奶抚养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她就开始在寄宿制学校读书,跟父母的关系一直都不太亲近,尤其是跟自己的妈妈关系不好。
回忆起童年,她说自己的母亲脾气很暴躁,常常因为一丁点儿小事就忽然发怒,经常打骂自己。在她的内心,积存了很多对母亲的不满和愤怒。
当自己的孩子哭闹时,常常无意识地勾起她对自己小时候孤立无援处境的回忆。当这些痛苦重新翻滚时,她就无法在当时保持冷静,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更无法给孩子做很好的情绪引导。
社会学家T. J. Scheff说,一个人压制的感情积累得越多,越不能够忍受别人对这种感情的发泄,因为别人的发泄会扰乱自己的宁静。
由于这位妈妈压抑了自己的许多情绪,所以她无法忍受孩子情绪的宣泄。在孩子哭闹时,她要么妥协,要么吼叫压制。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认为,我们以往的经历影响着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未妥善处理的过去也许会埋下隐患,影响我们与孩子的关系。这些隐患带来的问题很容易引发我们与孩子的矛盾。而当矛盾发生时,这种不恰当的心理会削弱我们理智思考和适时反应的能力。
当孩子发脾气让我们感到心烦意乱时,不妨向内看,看看自己的反应跟过去哪些经历或者经验可能有关,然后去关照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
觉察自己,试着解决自己的难题,我们就更有可能在当下保持冷静,用更灵活的方法应对孩子的情绪。
当我们保持心平气和时,再去靠近孩子,而如果我们本身也是被激怒的状态,一定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再跟孩子交谈。
2、积极倾听,了解需求
愤怒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产生,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对孩子而言,很可能是有一些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面对一个随时可能炸毛的孩子,我们可能会很抓狂。但我们能做的,是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去倾听孩子,去了解他未被满足的需求。
有些父母喜欢用冷漠、忽视或者冷处理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愤怒。
研究发现,长期被冷漠对待的孩子有可能导致两种极端,一种是过早懂事,形成讨好型人格,失去自我;一种是很暴躁,不会控制情绪,容易歇斯底里。
无论哪一种,都让人心疼。
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其实正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
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接纳、理解和共情,而不是长篇的大道理或者说教。
“小朋友没经过你的同意就把玩具拿走了,你感到很生气是不是?”
“妹妹破坏了你好不容易搭好的积木,你肯定气疯了,要换做是我,也会很生气的。”
和孩子共情,会帮我们和孩子重新建立联结。我们温柔的语气语调,我们的耐心和安慰,能让孩子的怒气逐渐消退。
有时候孩子会在愤怒的情绪下说出一些过激的话,比如:“妈妈,我恨你!”“我讨厌你!”等等。
记住,那只是他在表达激烈的情绪,你千万不要过于当真。
如果你跟孩子说:“不许说这样的话。我不想再听到第二次。”那么,只能触发孩子更激烈的情绪。
你可以说:“你好像很生气,是因为我刚才没有给你买那个小熊毛绒玩具吧?”
当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得到理解,就更容易从情绪脑中解放出来,用理智脑去思考和反应。
了解孩子的需求,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实际满足孩子,有时候可以用一种好玩的幻想的方式来满足。
我女儿有一次出门忘记带自己心爱的玩具小兔,她在半路想起来时大发脾气,非要回去取,但是因为已经走出很远,又有事要办,所以不可能真的走回去取。于是,我跟她说:“没有小兔在身边陪着真是讨厌啊。我好希望咱们有架直升机,可以嗖的一下飞回去拿到小兔呀。”
很快,她的情绪就平复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每个愿望都得到满足,而是你看到他的需求和心愿,理解他在此情此景中的真实感受。
3、教孩子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表达愤怒
当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正是培养他情商的好机会。
他不会表达,我们可以教会他怎样表达,可以跟他一起分析这种情绪是怎么产生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孩子毕竟是孩子,在表达愤怒时,他们可能会扔东西,摔门,揪头发,或者大声喊叫,骂人等,这些都是消极的方式。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引领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一定要冷静,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愤怒,首先让孩子平静下来,然后再慢慢沟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解决问题
耐心去给孩子讲道理。慢慢跟他说。不要大吼大叫也不要命令
家长应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应该保持冷静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