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米~1000米。
传统意义上,湘江分上中下游和尾闾四段,各断面地形差异较大,水势变化较大,水势与地形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导致了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上游:平岛(小水河口)以上。源区海拔约500米,山顶海拔500-1500米,河流宽110-400米。两侧为中低山地貌。山谷呈V字形。河床多岩石,海滩很快。河床平均坡降0.607‰。河水穿过岩层形成峡谷。沿岸洞穴众多,地下水丰富,河水补给量大,具有典型的山间河流特征。
中游:苹岛至衡阳段。山顶海拔100-500米,河宽250-630米。沿海丘陵起伏,同时盆地分散,还有山谷。河谷开阔,河床多为卵石、暗礁,滩浅,具有丘陵区河流特征。河床平均坡降0.129‰。
下游:衡阳至桥口段。台湾海峡两岸有丘陵、平原和盆地,周围没有明显的山脉。河道蜿蜒曲折。山谷宽阔,地势平坦,这条河宽500-1000米。
扩展资料:
湘江流经湖南省永州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进入岳阳市湘阴县长江水系洞庭湖。以海河为源头,湘江干流长844公里,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长沙大部分河流属于湘江水系。
湘江流域是一个发达的水系,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河网密集。5公里以上大小支流2157条,其中一级支流124条,主要支流16条,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其中潇水、耒水、洣水的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最大的为潇水,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湘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湘江风光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沙
250米~1000米。
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水利部认定,湖南省蓝山县至永州市苹岛河段(即潇水)为湘江干流,湘江源头在蓝山县;广西兴安县至永州苹岛河段(原湘江上游)为湘江支流。湘江干流在最上游(蓝山县境内)称大桥河,蓝山县往下游永州苹岛河段一般称潇水,永州苹岛以下称为湘江。湘江干流全长844公里, 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湘江分上中下游和尾闾四段,各河段地形迥异,水势多变,且水势与地形相互作用,进一步导致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上游:苹岛(潇水河口)以上段。源区海洋坪海拔高度约500米,山顶海拔500~1500米,河宽110~400米。
两岸为中、低山地貌,山谷呈“V”字型,河床多岩石,滩多流急,河床平均坡降0.607‰。河水穿切岩层而过,形成峡谷。沿岸岩洞较多,地下水丰富,对河水补给量较大,具有山区河流的典型特性。
中游:苹岛至衡阳段。山顶海拔100~500米,河宽250~630米。沿岸丘陵起伏,盆地错落其间,亦有峡谷。河谷开阔,河床多为卵石、礁石,滩多水浅,具有丘陵地区河流的特性,河床平均坡降0.129‰。
下游:衡阳至乔口段。两岸丘岗、平原、盆地相间,并无明显的高山环绕。河道蜿蜓曲折,河谷宽阔,地形平坦,河宽500~1000米。河床多砂砾,间有部分礁石,浅滩较多,呈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长沙以下河段两岸台地大都筑有堤防,河床稳定,滩槽分明,河床平均坡降0.0824‰。
尾闾:乔口至芦林潭段。属洞庭湖平原,海拔50米以下,地势平坦,河水平稳,港汊纵横,平畴万顷,沿河沙洲断续可见。部分河段与洞庭湖融为一体,河床平均坡降0.037‰,具有“高水湖相,低水河相;水浸皆湖,水落为洲”的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湘江 (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主要河流)
湘江河宽250米~1000米,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92,300平方公里。
3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