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是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 [ yǐ shēn zuò zé ]
释义: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出处: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白话译文: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路》:“自身正直,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身先士卒、为人师表、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反义词:以身试法、监守自盗、监主自盗。
笔顺
扩展资料:
一、身先士卒 [ shēn xiān shì zú ]
释义: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乐毅身先士卒,四国兵将,无不贾勇争奋,杀得齐兵尸横原野,流血成渠。”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二、为人师表 [ wéi rén shī biǎo ]
释义: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出处:唐代李百药《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白话译文:唐代李百药《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视他自己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作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三、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释义: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
出处:南朝宋时期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白话译文:南朝宋时期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身体力行,别人就会听从;只说不做,别人就会不听。”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