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笑,汉语词汇。
注音:qǔ xiào。
释义: 耍笑;开玩笑;招人讥笑。
1. 遭受讥笑。
①《后汉书·盖勋传》:“既足结怨一州,又当取笑朝廷。”
② 唐刘长卿《负谪后登干越亭作》诗:“独醒空取笑,直道不容身。”
③《宋史·岳飞传》:“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训兵饬士,谨备不虞,而不可论功行赏,取笑敌人。”
2. 耍笑;开玩笑。
①《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又来胡说! 秀秀 被我打杀了,埋在后花园,你须也看见,如何又在那里?却不是取笑我!”
②《红楼梦》第二二回:“别人拿他取笑儿都使得,我说了就有不是。”
③沙汀《困兽记》十三:“她怀疑他们在取笑她,心绪更烦乱了。”
④明 施耐庵《水浒》第三十六回《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这个大哥瞧见我们说着麻药,便来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