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
你别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个老师,如果你讨厌这个老师 可能真的会学不好,你因为老师而不去学 最后害得是你自己,学习这东西 不能只凭兴趣,要均衡 不要偏科。
其实物理、化学都很简单啊,你初三化学是刚开的科目么?刚开始一定不要被落下了!
我感觉你现在不懂,应该是没悟进去,要摆正自己得心态。
你可以想:这个老师这么让同学讨厌,他们都不好好学,我一定好好学,这样这门学科就是我的优势。
我不知道你数学、语文、英语学的怎么样,如果不是很好,那这门学科正好是你咸鱼翻身的机会,如果你其他科目学的都很好,那你一定很勤奋,就更不能让小小的化学耽误了。
我上学的时候就感觉,像物理、化学这样后开的学科,很多同学不重视,觉得三大主科数学、语文、英语才重要。其实这是适应能力差的缘故。如果不重要,学校还开它干嘛呢?你上大学就知道了,大学的科目五花八门,专业性非常强,如果是新开的学科自己不习惯或者老师不喜欢就不学,迟早会后悔的。
你们初中是四年制吧?初三正是关键时期,会刷下去很多学生的,一定要有紧迫感,上课多听讲,把老师每讲的一个知识点,每一题都听懂一定会学好的。加油吧!你现在的时光太好了
初中化学以记忆背诵为主,先记忆,然后再理解消化。总共就一年的课程,硬背也能背下来了。基本不涉及什么高深的理论。高中要以理解为主了。
新版老版内容变化不大。你的QQ号码告诉我吧,有问题可以随时用QQ和我联系,我看到会及时回复你的。
有丁点悟性,光背书一项技能就足以秒杀整个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