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大白菜在5月份即可上市,每667米2产量可达2500千克左右,能增加淡季蔬菜的花色品种,但栽培中常会遇到未包心就抽薹,或心叶松散、结球不紧的现象。提前抽薹的主要原因,是春季气温是由低到高,不符合大白菜的生物学特征,对其生长及结球不利,大白菜种子萌动后,当温度在2~10℃经过10~15天,或在10℃以上经过较长时间,都能通过春化;加之春季日照加长,通过了光照阶段,便容易发生未熟抽薹,因此必须采取综合农业技术措施,控制未熟抽薹,促进结球。
春季适于大白菜生长的适温较秋季短,所以必须选早熟品种,因其抗热性较强,可在较高温度下结球。这类品种有小杂56、郑州早黑叶、鲁春白1号等。
适时播种是成败的关键,春大白菜应控制在15℃以上条件下栽培,以免在早春低温下通过阶段发育而抽薹;但播种过迟,又因后期温度过高而不结球,且病虫害也较重。成都地区播种适期为春分前后,如用保护地育苗,可提早到2月下旬,苗龄30~40天。
春大白菜是边生长边形成叶球,比秋季栽培更适于密植;一般株、行距可掌握在37厘米×40厘米。
春大白菜生长期短,必须肥水充足,促使植株健壮,加快结球。一般以速效性肥料作基肥,每667米2施人粪尿1000~1500千克,加速幼苗的生长;以后根据不同生育期及时追肥2~3次,适当灌水,使植株的生长速度超过发育的速度,以便在抽薹前形成叶球,包心紧实。
室内育苗。全生育期需要90至100天,其中育苗期30天。在育苗期所需温度在15℃至28℃之间,2月上旬育苗,育苗需备地热加温设施。育苗器具可用低筒或塑料钵,也可划营养方。播种间距保持在8厘米,每钵或每穴播2至3粒种子,括后覆土1厘米,喷水盖膜,再插上弓棚。夜间还要加盖草帘。
培养土的配制,可采用过筛的无病土2份,蛭石、珍珠岩和有机肥各1份混合而成,也可用经过筛肥沃的无病土3份,细炉灰渣2份相混合。在每立方米的混合培养土中再掺入200至300克的杀菌剂,然后加水至手攥成团,堆闷24个小时后即可装钵或铺床,铺床后厚度8至10厘米。在播种的前一天,需要预热加温,待床温达到20℃以上时再行播种;播种后应随时注意苗床和棚内的温度变化进行调整。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大约5天以后就可齐苗。出苗后应及时通风练苗。每穴只留一株健壮而墩实的苗,其余全部拔除。间苗后喷一次500倍液的代森锌杀菌剂,以防碎倒病的发生。此后视苗色的浓淡再适当喷施1至2次叶面肥。从出苗到定植前应每隔3至4天喷浇一次,以保证菜苗在适宜的墒情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