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秦秀传》原文及翻译

2025-05-20 08:02:0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晋书·秦秀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秦秀,字玄良,陈留人也。少好学,博涉经史。举孝廉,不行,遂隐居僻静处,专心经典,白天则卖饼为业,夜晚则诵读。性好整洁,弊屋一间,颇有生气。秀乃卷发被囊如淳于髡腊,负琴书籍,上山再憩息;时人或讥之,秀不改,亦不言人之得失。
泰始中,诏征秀,郡县以秀病连年不起,上书启其诈病。武帝知秀非笃疾,征之。秀不得已,行至洛阳,应诏对选曹郎袁齐。秀商羊起步便据床曰:“我亦应选,得无知郎君为气否!”郎不能屈。
秀于灵帝之世,遂领徒听众数百人。时人为之语曰:“《五经》从义者出。”秀以博士入都积年,录尚书事,身居省闼而通《尚书》大义。
初并州刺史刘琨使秀弟子崇奉表称:“并州荒鄙,在京之东北七百里。竟甸诸军所在屯聚,乃诸胡要冲之地。并州虽有文武殷富且当京师右藩明公其选良干以参领州事。”又别作书与云:“弟子少蒙教诲,义信之中心有呼应之情故密与明公书。”州辟阳城令检校并州吏。
秀晚有儿息,八岁出为武猛从事。时廷尉卿周弼见儿尚幼,独于秀恩而有智意,常言曰:“秦大郎子虽小而大必为廷尉官也。”其幼小为大成如此。
译文:
秦秀,字玄良,是陈留人。少年好学,广泛阅读经书史书。被举荐为孝廉,没有去上任,于是隐居到僻静的地方,专心研究经典,白天靠卖饼谋生,夜晚就诵读经典。生性爱清洁整齐,简陋的房屋,也很有生气。秦秀就卷起头发、裹着头巾像淳于髡一样,背着琴书籍,上山休息;当时的人有时讥讽他,秦秀不改变志趣,也不说别人的得失。
泰始年间,(朝廷)下诏书征召秦秀,郡县认为秦秀病了多年没有起身,上书说秦秀是假称有病。武帝知道秦秀不是真正的有病,(便)征召他。秦秀不得已,走到洛阳,(就)应诏回答选曹郎袁齐的问题。秦秀像商羊起身一样(装作有病)坐在床上说:“我也是应该选官的,(但是)不知道郎君您为这感到羞耻吗!”袁朗也不能使他屈服。
秦秀在灵帝的时候,便统领门徒和听众几百人。当时的人为此编出话来说:“读《五经》学到精髓的人是由秦秀这里出来的。”秦秀凭借博士的身份进入京城多年,(被任命为)录尚书事,(虽然)身处宫廷而通晓《尚书》的大义。
当初并州刺史刘琨派秦秀的弟子杜崇奉表称:“并州荒凉边远,在京城东北七百里。边境各军所在的地方聚集屯驻,是各种胡人的交通要道。并州虽然有文武人才殷富之地,却处在京师的右翼、国家的藩篱这样的地位,(所以)明公应选派贤良精干的人来参预管理州的事务。”另外杜崇又写信给刘琨说:“弟子从小蒙受教诲,在道义之中有呼应(刘琨)之情,(所以)秘密地给明公写信。”并州刺史征辟杜城令阴城令来检查、管理并州的吏治。
秦秀晚年有了儿子和女儿养育他们(即待他们有加)。(后来)儿子八岁时出任武猛从事。当时廷尉卿周弼看见儿子年幼,只有对秦秀感恩并且聪明伶俐,(常常)说:“秦先生的大儿子虽然年幼但长大以后一定能做廷尉官啊。”他的小时候的成长如此(有大成就)。

回答(2):

秦秀(生卒年不详),字玄良,新兴云中人。父亲秦朗,是曹魏骁骑将军。秦秀在咸宁年间担任博士,以忠诚、正直而闻名。当时太傅何曾去世,由秦秀等人议定谥号,上书批评何曾,并认为应该谥缪丑,武帝不许,才作罢。在伐吴时,太尉贾充任大都督,秦秀认为充不能胜任此职,及孙皓降于王濬,充未之知,认为吴国还不可平,抗表请求班师。充表与告捷表同至,朝野都认为秦秀知言。到贾充去世后,秦秀又历数贾充的恶行,请谥荒,武帝不从。又为王濬诉冤,认为武帝赏罚不明。后来因为齐王司马攸的事被罢免,不久又任博士。因为秦秀嫉恶如仇、不畏权贵,所以担任博士长达二十余年都无法升迁,最后在任上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