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大辛庄乡登觉寺的历史

2025-05-21 22:44:2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获嘉县登觉寺】建于明天顺八年(1464年)。现存山门、后殿和耳房,另有明成化十三年大铁钟。
相传登觉寺始建于东汉明帝年间,是一座早已闻名中原的千年古刹。很久以前,现在的大新庄称作“河道营”。河道营之北,一夜之间有一大岗突起,宛如凤形。为镇住土岗再长,传说土观音化一长髯老者,用三砖在岗上摆了一座城。一边摆口中一边念道:“三砖摆一城,土岗显佛灵;千秋万代人来往,寺院来日定兴腾。”后来,有一高僧云游至此,登高远眺,如见佛祖降临,顿觉大彻大悟,便四处说教,八方化缘,建刹曰“登觉寺”。
再后来屡遭战乱,登觉寺几次毁于兵燹,至元末明初,已成废墟,“樵童牧坚往来久矣。”碑载明代天顺年间,“有僧净德者,来寻卓锡处”,慕名拜谒古刹,见此残状,痛心疾首,便“缉茅于故墟之傍,慨然欲鼎新之”。净德僧在躬身起土时,挖得一断碑“篆额于泐剥之余,视久,依稀有‘登觉’字样,故而名焉”。
登觉寺再建始于天顺之甲申年,落成于成化之丁未年,嘉靖三十一年重修,清咸丰十年 南务李登蟾等为土方加价及厘捐分,聚众抗官,经上官剿灭寺毁,光绪三十二年与民国十五年又两次重修。
解放后,院落、房屋、塑像破损残重,特别是远近驰名之古建筑——中佛殿,文革初期拆除一空,从一九七六年起,李家声、方翠英夫妇丢家弃舍率众居士修复、新建,全寺面貌焕然一新。该寺对研究明清政治、经济、文化等有重要参考价值。2005年被新乡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答(2):

  净觉寺始建于唐,重修于清,是一座规模较大,布局严谨,结构合理,独具一格的古建群体。主要建筑有三殿:门殿、正殿、后殿;三楼:碑楼、钟楼、鼓楼。   净觉寺的建筑艺术兼具明清两代风格,融会官延民间两种特色。正殿两侧龙门楼和凤门楼上的龙凤图腾民间少见。殿前廊用高浮雕手法建造的两个龙盘石柱,独具匠心。梁柱设施上既有力粉贴金,又有苏式彩画;访头、椽头上既有人头肖像,又有故事连环。整个寺院建筑彩绘壁画技艺精湛,石刻雕塑栩栩如生,碑文书法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净觉寺享有“京东第一寺”的美誉。古建专家评价,规模可观,工艺高超,风格奇特。净觉寺是座佛寺,但又不同于其它佛寺,那精美的建筑结构,浓艳的彩绘雕刻,使人过目不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主体建筑有三殿:门殿、正殿(香阜宫)、后殿(大雄宝殿);三楼:碑楼、钟楼、鼓楼。此外还有东西配殿、龙凤门楼、东西配房、智然墓碑亭等等。最夺人眼目的是门殿——“无梁殿”,可以说是古刹的第一奇观。门殿建筑面积120平方米,高12米,皆为砖石拱券灌以澄浆而成,它不仅无梁,而且无檩无柱。其内壁外壁都是磨砖对缝,缝细而匀,就像一条条用力抻直的白线,它的椽、飞、昂、拱均用青砖精工雕琢,昂嘴间还刻有九十六尊神态各异的佛像,全殿除去门窗,没有任何木制品,从建筑学上堪称一绝。另一奇观是正殿(香阜宫),殿高20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双檐歇山顶彻上露明造。此殿为木结构,无一钉一铆,其中的“悬梁吊柱”似悬非悬,似吊非吊,是巧用力学的原理建筑而成的。
  特别是天窗下面,制有36个木格,每个木格都有彩绘的风景和泥塑的人物,摆成《西游记》等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抱厦由8根石柱支撑,前檐上不伸出12个斗拱,斗拱的端头雕琢成12生肖的模样。雀替上镶嵌着红木精雕而成的佛门八宝:轮、罗、伞、盖、花、罐、鱼、长。后殿规模与正殿大致相同,其建筑结构别样新颖。上面为歇山顶,下面为硬山顶,具有明显的明代建筑风格,在古建中也是罕见,进入殿内可以看到,梁柱有悬有落,或吊或沉,错落有致,明暗相宜。殿前有廊,廊上竖立着四根粗大的石柱,中间两根雕刻着形态逼真的盘龙,是净觉寺建筑的又一奇观。净觉寺的“三楼”也是风姿绰约,各具特色,特别是矗立在门殿后的碑楼,造型典雅,工艺高超,富有艺术魅力。碑楼为典型的杆栏式建筑,绿色琉璃瓦顶,6层斗拱端头雕刻栩栩如生的佛像,碑楼分上下两层,上层是阁,原为藏经阁;下层竖有四通大碑、两通小碑,这些石碑不仅为研究净觉寺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常使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尤为特殊的是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敬德的《续修净觉寺碑记》鹤立在此,他的大草体龙飞凤舞,舒卷飘逸,博得了今人的喝彩。
  碑文中共有十四个“之”字,每个“之”字的写法各异,然而各有韵味,实属书法艺术之佳品。钟鼓楼分别位于东西配殿的南端,东为钟,西为鼓。两楼均为十字脊,四面歇山,歇山上嵌有四龙戏珠的砖雕。有藏传佛教建筑特点。钟楼原悬挂的铁钟是道光八年(1828年)铸造,现在悬挂的是2009年初铸造的铜钟,钟声更加宏亮悠扬。鼓楼上的大鼓为1993年制作。在配殿与正殿连接处,东西两方各有一座小巧玲珑的门楼,东为龙,西为凤。那龙就要腾空而起,那凤仿佛也要飞舞而去。更为奇妙的是,这两座门楼从北看见木不见石,从南看见石不见木,真叫人叹为观止。 净觉寺不仅以规模宏伟、结构新奇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它那各式各样的雕刻也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从材料上看,有石雕,木雕,砖雕;从事样上看,有浮雕,透雕,整雕。从内容上看,既有宫廷色彩的飞龙舞凤,又有民间情调的“招财进宝”;既有庄重威严的佛门偶像,又有妙趣横生的“猴捅马蜂窝”。檩柱的外表,殿堂的四壁,门窗的裙板,斗拱的端头,都有彩绘的精雕,无一遗漏。
  新世纪开始,国家和省市领导对净觉寺给以极大的关怀,分别拨出专款用以重修.东南亚木业总公司以及其他关心公益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广大人民群众也纷纷伸出热情之手,为重修净觉寺捐款捐物。中共玉田县委、玉田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聘请河北省文物管理局古建专家为工程技术总监重修净觉寺。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不仅解决了主体建筑部分构件缺损、糟朽、及顶部漏水等问题,而且油饰彩绘一新。同时,在大门口创建了古色古香的牌楼和影壁,为净觉寺增光添彩。牌楼和影壁之间铺建了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广场,后院建设了花园和凉亭,硬化了部分游步道,增加了绿地面积,大大方便了南来北往的游客。殿堂内的佛像基本配齐,各项服务设施趋于完善。
  为加快净觉寺的旅游开发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水平,每年正月十五至二十举办的迎春庙会,香客如潮,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民俗文化得到展示。旅游产品进一步开发。 如今,这座千年古刹,以它的古老庄严神奇吸引着八方游客,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京东地区新的旅游靓点。

回答(3):

【获嘉县登觉寺】建于明天顺八年(1464年)。现存山门、后殿和耳房,另有明成化十三年大铁钟。
相传登觉寺始建于东汉明帝年间,是一座早已闻名中原的千年古刹。很久以前,现在的大新庄称作“河道营”。河道营之北,一夜之间有一大岗突起,宛如凤形。为镇住土岗再长,传说土观音化一长髯老者,用三砖在岗上摆了一座城。一边摆口中一边念道:“三砖摆一城,土岗显佛灵;千秋万代人来往,寺院来日定兴腾。”后来,有一高僧云游至此,登高远眺,如见佛祖降临,顿觉大彻大悟,便四处说教,八方化缘,建刹曰“登觉寺”。
再后来屡遭战乱,登觉寺几次毁于兵燹,至元末明初,已成废墟,“樵童牧坚往来久矣。”碑载明代天顺年间,“有僧净德者,来寻卓锡处”,慕名拜谒古刹,见此残状,痛心疾首,便“缉茅于故墟之傍,慨然欲鼎新之”。净德僧在躬身起土时,挖得一断碑“篆额于泐剥之余,视久,依稀有‘登觉’字样,故而名焉”。
登觉寺再建始于天顺之甲申年,落成于成化之丁未年,嘉靖三十一年重修,清咸丰十年 南务李登蟾等为土方加价及厘捐分,聚众抗官,经上官剿灭寺毁,光绪三十二年与民国十五年又两次重修。
解放后,院落、房屋、塑像破损残重,特别是远近驰名之古建筑——中佛殿,文革初期拆除一空,从一九七六年起,李家声、方翠英夫妇丢家弃舍率众居士修复、新建,全寺面貌焕然一新。该寺对研究明清政治、经济、文化等有重要参考价值。2005年被新乡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