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性是否需要刻意追求”的辩论赛,请朋友们帮帮忙?

2025-05-22 18:38:4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谢谢主席评委,大家晚上好。
欣赏完对方边有的精彩论述后,我还是不得不指出对方发言中所存在的问题。
纵观整场比赛,对方辩友在论证过程中刻意模糊了刻意一词,甚至是有意识的将刻意一词抽出,将刻意追求等同于追求。从逻辑学上讲你保留了部分正确的信息而突显剩余部分的极端,这样你所给出的信息本身就是不真实的,所以得出荒谬的结论亦在情理之中。就好比a因防卫过度而杀死b,而对方辩友今天却将“防卫过度”一词刻意抽出,告诉我们a杀死了b,所以a一定要为b填命,是吗?
然后,对方辩友在论证中刻意将刻意追求等同于特意追求,偷换概念。特意一词在词典中解释是专为某件事,如“他今天特意来看你。”是带有“看到你”这一目的的,在某种程度上与追求都只是强调为了一定目的。而刻意的解释却是用尽心思,克制抑郁。这些体现在追求时的行为方式和手段上。对方辩友为了今天能打赢这场比赛,下工夫去查资料,这只能算是对方辩友为追求立论的正确而特意准备;可对方辩友如果为使自己能立于不败之地而站起来告诉我们“我方可以承认你方观点”,为求伤人而先伤己,甚至不惜抛下本应坚持的观点与原则,可谓用尽了心思,这才是刻意。对方辩友今天是选择特意追求你方观点的正确还是选择刻意追求你方观点的正确呢?
另一方面,刻意在很多情况下表现的反而是一种违背意愿的感情,即克制意欲,而且刻意还会引发无尽的联想。如我刻意爱这个女孩,那么我爱她就很有可能搀杂其他目的,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根本不愿意去爱她啊!再如“我的高数挂科了”和“我高数刻意挂科了。”,两者的意思就截然相反啊!
再者,对方辩友谈到个性的重要,我们要追求个性。可我要提醒对方辩友的是,当你一味去追求个性而忽略客观规律与条件时,无尽的深渊则在回望着阁下。因为用尽心思中尽有极尽之意,它预示你所追求的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范围,而你又有达成这一目标的强烈欲望,所以你抛开冷静抛开科学抛开客观,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无视身边的坦途啊!东施妹妹不顾自身情况而刻意求美,使本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她变成了货真价实的芙蓉姐姐;燕国人无法认清自己而刻意求美,使本应步伐矫健的他不得不爬回故里。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饭量只有两个馒头,你却为了使胃更饱而刻意吞下第三个,你得到的究竟是胃更饱还是胃胀痛呢?

综上所述,我再次重申我方观点,即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个性的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我们可以追求,但不应过分苛求,更不是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并不贬低个人努力,但我们提倡科学的,理智的去追求,就好比我们可以向女孩子递情书,发短信求爱,尊重她的选择,而不是采用威逼甚至强暴的方式占有他啊!
我们提倡发展个性,但并不市揠苗助长,更不是一相情愿的追求空中楼阁。因为健康发展的前提是解放,健康发展的目的是自然和谐,而不是用尽心思的克制意欲求发展啊!
所以对于个性,我们大可以“每天爱你多一点”,却万万不能“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啊!

孙中山曾言:“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规律如是,个性发展规律亦如是。如果对方辩友还要刻意逆流而动,刻意追求个性,那么等到“长风破浪无有时,折戟沉沙在眼前”,甚至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时,你要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啊,对方辩友!
因此,我方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谢谢

回答(2):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个性是不需要追求的,刻意去追求的东西从来就不是什么个性,毋宁说是共性。个性也是不需要去刻意培养的,我们说努力去培养学生的个性,其实,恐怕恰恰是努力摧毁学生的个性,而培养出来的倒更可能是共性。那么,我们干什么呢?很简单,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做自己才是最有个性的!

回答(3):

如果一个人下定决心刻意追求什么,那么就很可能忽略自己本身的性格特点,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最主要的是发现自己的兴趣、长处所在,并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气质是人的自然属性,性格是人的社会属性,是后天生成的,一个人的个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所以说人要有什么样的个性在先天条件的限制下,主要是看自己的“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个性当然有自己刻意追求的成分,只是在某种范围内。个性是在你体内自然就存在的,人生来就与他人不一样。不过随着在学校和社会的磨练中渐渐的会被消磨很多。平常人脑子里不由得镶入了:安安稳稳的,别人称赞的就是好的。而学艺术的脑子里就是:疯狂,处事随感觉,想干吗干吗,衣着似乞丐,一律长发,,,, 那不是个性,而是一种病态的社会个性。 所以,个性是你的东西,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不要被那病态个性所污染。他要不要刻意追求?要的不是学习他人,而是挖掘自身的特点,稍稍将他夸大,那就是你的个性。刻意的挖掘自己的不同点,并稍稍将他夸大,那就是你的个性。 我想自然是最好的 。

回答(4):

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独特的气质类型..这也是酿就后天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无法轻易改变的..也不是会随意变化的..本性如此..又能如何刻意追求呢..
学来的东西也不见得全然正确..听说过东施效颦..听说过..韩丹学步..别要到头来..什么都成不了....自我更是丢失了..
个性产生的因素和生长的环境..身边的人..遇到的事情都有很大的关系..难道这些就是能说改变就改变得了的吗/?
尊重自己的独特..那才是最自然最真实的自己..也是最能好好活下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