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利弊分析 :
利:
1.适应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进入社会的起点。
为了能在知识时代把握住时代的潮流,不被时代边缘化,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显得尤为必要。如果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深入系统的学习,获得研究生学历,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的天平上增加砝码。
2.通过学位的快速提升,缩短走向成功的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靠做学问走向成功压缩的是时间而不是过程,这其间需要相当的毅力和极大的付出。路径压缩也不仅是限于做学问这一条道路,如何压缩一般取决于个人的智慧。
3.拓宽了交际面,开阔了人生的视野。
研究生阶段正是大学生思想开始独立,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成熟的阶段。在这个时期,能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具有一定知识积累的同学和朋友,其文化、性格、思维方式与知识结构上的互补和交流等都能更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的待人处事的能力, 不同人的不同人生经历又相互给了关于人生思考的素材。
4.为全面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缓冲的时间。
本科生阶段所学的知识主要是理论知识,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跟社会实践的结合比较少,而且在本科生阶段知识比较零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尚不能形成关于对社会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一方面因为知识存量及深度有限,另一方面是还没有经历社会实践的洗礼这一环节,这个时候进入社会,有激情有冲动,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力不从心。如果继续读研,则可以在这段自由时间里,在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密切关注社会的各个层面,把自己放到社会中去锻炼,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对社会的全面和比较深刻的认识。
弊:
1.加剧了竞争,打乱了本科教学秩序。
“考研热”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加剧了学生的竞争压力。很多大三的学生提前参战,实施考研计划,摒弃一切与考研无关的活动,整天忙于考研功课的学习。此外考研生还要忙于了解和联系招研的学校和导师, 自然使正常的本科教学秩序被打乱,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都被应付了事。很多考研生利用参加毕业实习的时间去参加考研辅导班,这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因此正常的本科教学制度必然受到冲击。
2.考研动机过于功利,备考过程应试化。
许多人为学位而不是为学问来考研,有些人把考研当作通往成功的捷径,备考过程应试化,只靠突击复习,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即使考上研究生也只能在专业研究的边缘徘徊。由于考研目的不明确、不端正,导致考研虽“热”但学术却“冷”,未能水涨船高地随着考研人数和录取名额的增多而相应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层次。
3.扩招致使培养质量的下降。
考研热带来了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快速增长, 一些学校利用时下人们考研的热情,或出于保硕士点、博士点的考虑,或为了提高本校、本学院、本系的研究生比例,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招,而相应的培养条件和管理制度却没有及时跟上,科研经费不足,学习生活条件差。在有限的师资力量下,有的专业一个导师名下的硕士、博士生竟有十几到二十几人不等,甚至出现了三年内见到导师的次数屈指可数, 有的导师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学生, 谁是他的学生等严重现象。导师负担过重,无暇对研究生加强指导,这也造成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4.加剧了研究生就业难题的解决。
很多人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就业水平,然而研究生扩招后带来的必然社会问题就是学历贬值, 就业仍旧是个难题。社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心逐步上移,这使很多研究生从事原本一个本科生足够胜任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
5.“考研热”带来的其它社会影响。
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形成了颇为壮观的“考研产业”。考研热的升温使得“考研经济”过于繁荣。很多高校为此出考研辅导书、大办考研辅导班以创收。更严重的是,考研热在目前的情形下,势必将会带来新的腐败阶层。
我的建议是如果能找到好的工作的话,不用有任何犹豫,先就业!!!我是师大的,两年前要是不读研究生,也能找个好工作.现在倒好,变成高不成低不就了!好单位去不了,一般单位又有点儿不愿去,因为两年前就可以去的.
不过,如果你的志向比较远大,比如说想继续考博,那你就必须得上研究生了.等博士毕业,你肯定可以有个好前途的!!!
当然了,现在该好好学习还是好好学习,等考研时也报名也认真准备,同时也做好找工作的准备.
至于年龄问题,如果是女生,真得好好考虑一下了!或许这也会影响到你所做出的决定的.
无论如何,你现在先把英语学好了!!到时候就业考研都会很有帮助的!!
希望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任何事情都有利和弊的,祝愿你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考研,如果考上了,又要读三年书,才出来找工作,这样年龄也大了,不大好找工作了.
对于女性而言,可能读完研出来28岁,该结婚了,但有很多单位都不招女性结了婚的,因为觉得女性结了婚或者有了孩子,就不会把心思全放在工作上了.
利的话,研究生的文凭总比本科生出来的强,现在的人才市场里,是两端低中间多,中间性的人才,白领,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工作舒适的人太多了,所以也有很多人找的工作不如意,而新型人才却很缺乏,就算是高薪聘请都很难找到好的人才.文凭高总能证明自己的学问多,在这方面能做好.
我的化学老师20多岁,女的,是复旦大学化学系的研究生,居然又回到她的家乡这座小城市老教高中,真另人费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