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帝下令,砍哪个人的头那说明他一定是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很多的历史资料,或者是影视资料,都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刽子手在砍头之前并不会把自己的刀磨快,而是用那种非常钝的刀来砍头。那就有很多人非常疑惑了,那为什么不能把刀磨得快一点一刀下去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地砍很多刀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其中的道理。
首先多数砍头都是会把刀磨得非常快的。而且刽子手这个行业也有非常多的标准,比如说杀人不能杀得超过100人,而且要遵守行业的规则,杀过人的这把刀,不能给其他人要留在寺庙里面。但是确实也会有钝刀砍人的情况,这都是少数。多数情况下,刽子手还是会把刀磨得锋利一些,再进行的,只有一部分买通刽子手的人才会这样。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刽子手受贿了。一般来说,执行砍头的人有两个,一个是负责举到的,另外一个是负责按住头的。如果说刽子手收了犯人家属的钱的话,他就会在犯人正在挣扎的时候,拿着袖子里面的小刀戳进犯人的颈骨中,这样的话,也算是给家里人留一个全尸了,而且带走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如果是起诉人贿赂了刽子手的话,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了。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到好像是非常的锋利,但实际用起来确实非常的不好用,也就是为了能够给这个犯人多一点的折磨。
刽子手是古代行刑者称呼,主要从事处决犯人,终结犯人生命。在现代就很广泛指以残忍方式杀人凶手。
斩首是从隋朝年代开始,一直延续用到清朝,而从事斩首这个职业者被称作刽子手,是一个很凶残职位。
在我们印象里,包括在电视剧里,都是刽子手一刀解决,从来没有第二下。
而且每次要砍人头时,必有一个半途杀出劫囚,要么就是皇帝圣旨来到,不能杀这个犯人。
还有刽子手每次动手前都要口含一口酒,上来就冲大刀喷出去。当然这个很多都是影视剧作品展示,没有什么历史证据。
在古代时期刽子手是被老百姓畏惧和忌讳职位。如果不是家里生活窘迫,绝对不会让女儿嫁给刽子手。
毕竟在古代封建迷信里,刽子手是杀人帮凶,虽然他们只是领取命令办事,可是依旧是杀人帮凶。
所以在古代刽子手私下有一个不成文规定,不给自己用砍人刀磨刀,即使是卖刀匠人也给磨刀。
还有一个就是绝对不能砍第二刀,就是一刀不论生死。刽子手们自己行业规矩,官府也不能干涉。
因为刽子手们自己也觉得这个职业太凶残,有损自己阴德,对自己后世子孙不好,所以他们也在工作中寻找办法。
后来就有一个刽子手发现,只要不磨刀,他们就不是在做帮凶,只是完成工作任务。
一刀下去如果犯人命大,刀又钝,不能再来第二刀,那么这个犯人就能有机会活下来。
渐渐刽子手们觉得这个办法合理,就在行业里流传开,起初官府会有意见,但是每次罪大恶极犯人都没有躲掉,清白无辜犯人也是有机会躲开。
良心过不去官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在管刽子手他们。这就是为什么刽子手不磨刀原因,还是怕连累自己子孙多一些。
这样做在他们的信念里,杀人的是刀,如果把刀磨快心里不用承受太大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