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行星会有轨道?

2025-05-13 19:53:1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行星都有自己的轨道是一种运行方式,轨道的存在可以让行星以稳定的方式运行,行星形成于行星盘上,在清空自己的轨道之后,行星就拥有了自己的轨道。在这条轨道上,行星是没有其他天体阻挡的,也是行星形成的基础之一,就是能够清空轨道。像我们的恒星系就只有一个太阳,即一颗恒星,有的系统有三颗、两颗恒星,那么其轨道就不一样了,有可能出现改变。恒星系拥有不止一个太阳的案例很多,比如说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半人马座α就拥有三颗恒星,其中两颗比较大,分别是G型和K型的恒星,另外一颗比较小,是M型恒星。
因此,半人马座α这一恒星系将会看到一颗黄色的大太阳,一颗橙色的大太阳以及一颗红色的小太阳。多行星系统算太阳系最多了,其他的行星都很少超过8颗的,多行星的一个问题就是行星排列很有趣,因此有人认为是行星连线。在过去6000年中,六颗行星连成一条直线的情况只会发生49次,七颗行星连成一条直线的情况只有3次,而八颗行星连成一条直线的情况根本一次都不会发生。

要知道,五度看似很小,但它已经是相当大的偏差了。那我们再来降低要求,偏差小于十度就可以算作“直线”,同样是6000年的时间,六颗行星连成一条直线的情况会发生709次,七颗行星连成一条直线的情况只会发生52次,而八颗行星连成一条直线的情况只会发生3次,这些都是行星轨道稳定的结果。如果轨道不稳定,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

回答(2):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会产生吸引力,力的大小与质量、距离有关系,恒星质量比行星大很多所以会对行星产生一个吸附力,而行星本身运动会产生一个离心力,当两个力平衡行星就会在一个固定轨道绕恒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