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人数一向宣称有五十万,而也先的军队至多也就五万人,土木堡实际只有 20 万明军。明军中“众皆危惧”;除了王振外,诸臣都是一片悲观态度,并无人多势众的气象。特别是明军抵达土木堡当日,人马饥渴,却将南侧河流的控制权拱手让与一支不足 2 万人的蒙古军。次日被包围后,明军更只采取原地防御的策略,甚至不敢主动突围。这些都不是占据兵力优势一方所应有的表现。
所以,明军即使有人数上的优势也不会超出蒙古瓦剌军队太多,在军政腐败、士气低落、疲于应战的情况下自然打不过也先的军队。
“土木堡之变”被视为明代由全盛转向中衰的国变,明英宗被俘也创造了历代明帝“天子守国门”最为严重的一次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