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犹太国)之间的问题可以追述到几千年前。
公元前13世纪,游牧者希伯来人(犹太人古称)战胜了迦南人,把迦南人变为他们的奴隶,同时也接受迦南人的影响,转入定居的农业。
公元前约11世纪,希伯来人建立国家,第一个国王是扫罗。他的儿子大卫统治时期,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太国家,定都大卫城(今耶路撒冷)。
大卫之子所罗门统治时期,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对于所罗门,大家一定如雷贯耳)
所罗门死后,约公元前935年,以色列——犹太王国分裂,北部为以色列王国,定都撒马利亚,南部为犹太王国,定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所灭,当地居民被掠往亚述,在长期共同生活中被同化。(这部分犹太人从此灭失了。)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占耶路撒冷。至此,犹太王国全部覆灭。(注意这时,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代,至今两千余年,那确是很久远以前的事情了。),大批犹太人被掠往巴比伦为奴,史称“巴比伦之囚”。
约在公元前539年,犹太国被灭后约50年,波斯攻占巴比伦释放犹太囚徒,约5万犹太人重返耶路撒冷定居。
公元前63年,巴勒斯坦并入罗马帝国版图,在巴勒斯坦地区的耶路撒冷居住的绝大多数犹太人被贩卖为奴。
公元66—70年和131—135年,犹太人两次反抗罗马大起义均被镇压,几十万犹太人被杀,一些领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幸存的犹太人再次被逐出巴勒斯坦。
犹太人从此散居世界各地,在二战之前再也没有自己的国家。
由此阿拉伯人长期占据了巴勒斯坦。
1947年在美国操纵下,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巴以分治决议)。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家成立,把巴勒斯坦的100多万阿拉伯人赶走,造成了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同时也造成了这一地区长期的不稳定状态。
当时阿拉伯人之所以拒绝按联合国决议建国,核心原因是他们认为决议不公。他们认为,占当地人口2/3的阿拉伯人只得到总面积的42.88%,犹太人却得到56.47%。
现在,巴勒斯坦实际掌控的领土远小于分治决议的许诺,而且不少仍被以色列占领,其间散布着数百个犹太人定居点。由于不满以色列国建立,巴勒斯坦周边的埃及、约旦等联合对以色列宣战,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中东战争。战争的结果以阿拉伯联军的失败结束。
为扭转这种尴尬局面,巴勒斯坦人开始组织武装和政治势力,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等武装应运而生,逐渐整合为巴解组织。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失败,巴领土全部被以色列占领,巴解组织的奋斗目标首次定位为“解放西岸、加沙地带全部被占领土,巴难民可自由返回家园,成立以整个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人的建国梦,可以说这时才真正开始。
1993年,巴以签署《奥斯陆协议》,规定巴勒斯坦自治当局5年内成立。
2005年,以色列关闭在加沙所有定居点,加沙地区5个区全部为巴方控制,成为二战后第一块完整的、全部为巴勒斯坦人自治的巴勒斯坦领土。
但问题至此还没有得到解决。。。。。。。
这个确实是
1947年,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自从19世纪末以来一直稳定增长,受到二战中的犹太人大屠杀影响,犹太人复国的理念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33国赞成(包括美国和原苏联),13国反对,10国弃权,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
以色列其实就是犹太人建立的国家,这个你可以多查阅下犹太人的历史
历史上犹太曾建国在那片土地,后被穆斯林国家灭国。
二战后联合国为补偿犹太人画部分土地给犹太人,重新建立以色列。
所以耶路撒冷才是争夺的焦点,双方共同的圣城。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合称巴勒斯坦地区,一战后是英国委任统治区。二战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以色列国以外的地区建立巴勒斯坦国。不过阿拉伯国家要求的是整个巴勒斯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