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烟点

2025-05-18 00:36:4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食用油的发烟点:170℃。当温度达250℃时,出现大量油烟,并伴有刺鼻的气味,油烟粒度在0.01微米-0.3微米。

当食用油达到烟点时,出现初期分解的蓝烟雾,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分解速度加快。

每一种油脂产品都有“烟点”,也就是开始明显冒烟的温度。过去那种颜色暗淡的粗油,往往在130度以上就开始冒烟,而对于大部分如今的纯净透明油脂产品来说,这个温度通常在200度左右,有的甚至更高。日常炒菜的合适温度是180度,实际上是无需冒烟之后才下菜的。


扩展资料:

油烟的减少方法:

1、改变“急火炒菜”的烹饪习惯。不要使油温过热, 油温不要超过200℃(以油锅冒烟为极限),这样不仅能减轻“油烟综合症”,下锅菜中的维生素也能得到有效保存。

2、最好不用反复烹炸的油。 有的家庭主妇为了节省点油,炸鱼、炸排骨用过的油反复使用也不弃掉,殊不知这里面也含有很多致癌物质。反复加热的食油,如多次用来炸食品的食油,不仅本身含有致癌物质,它所产生的油烟含致癌物也更多,危害更大。

3、一定要做好厨房的通风换气。厨房要经常保持自然通风,同时还要安装性能、效果较好的抽油烟机。在烹饪过程中,要始终打开抽油烟机,炒完菜10分钟后再关抽油烟机。

4、尽量用蒸、煮、炒等烹饪手段。这样既可减少食用油的用量,还可减少对食物营养成分的破坏。

油烟的危害:

高温油烟产生的有毒烟雾,能损伤呼吸系统,从而诱发肺癌。 

有毒烟雾的产生与温度有关:当油烧到150摄氏度时,其中甘油会生成丙烯醛,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当油烧到“吐火”时,除产生丙烯醛外,还会产生凝聚体,导致细胞染色体损伤,发生癌变。反复加热的食油含有致癌物质更多,它的危害性更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油烟

回答(2):

1)杏仁油 216摄氏度
2)精炼牛油果油 271摄氏度 (几乎是所有食用油里面最高的)
3)压榨菜籽油 190-232摄氏度
4)高油酸菜籽油 246摄氏度
5)蓖麻油 200摄氏度
6)初榨椰子油 177摄氏度
7)精炼椰子油 232摄氏度
8)棉籽油 216摄氏度
9)初榨玉米油 178摄氏度
10)精炼玉米油 232摄氏度
11)葡萄籽油 216摄氏度
12)猪油 188摄氏度
13)黄油 121-149摄氏度
14)初榨橄榄油 191-207摄氏度
15)化学萃取橄榄油 238摄氏度
16)棕榈油 235摄氏度
17)米糠油 254摄氏度
18)压榨芝麻油 177摄氏度
19)半精炼芝麻油 232摄氏度
20)压榨大豆油 166摄氏度
21)精炼大豆油 238摄氏度
22)压榨花生油 160摄氏度
23)精炼花生油 232摄氏度
24)压榨葵花籽油 107摄氏度
25)精炼葵花籽油 227摄氏度
26)茶籽油 252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