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结构是什么?

2025-05-14 09:59: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economic structure of forestry)

(吴静和)

林业部门在培养森林和取得林产品的全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各主要经济成分或要素的构成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合理的林业经济结构能比较充分而又有效地利用一切生产资源,使林业再生产各环节、各主要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特别是使培养森林和采伐利用森林协调发展,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和林业经济活动良性循环。研究林业经济结构在于建立合理的林业经济结构及调整不适应国情、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合理结构,促使林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取得生态的和经济的良好效益,以满足人民对森林和林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

主要内容

①所有制结构: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全民所有制林业、集体所有制林业以及个体林业的相互关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公有制两种基本形式的内部又采用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构成。②生产结构:如林业生产过程的营林、采伐、加工各生产阶段的构成;森林资源结构;林产品中木材与非木材产品,以及加工方式和加工程度不同的各类生产组成;林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消费构成;林业中培育森林、各类林产品加工以及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等各类产业的比重;集体林区林产品的自给部分和商品部分的构成等。③经济组织结构:如林业企业大型、中型、小型等不同规模企业的比重;各类林业基层生产组织,国营林业局(企业)、国营林场、合作林场、家庭林场等的构成;林业企业的专业化和联合经营的组织结构,林场林工商的经营结构;林业劳动力结构等。④技术结构:如林业中现代科学技术结构和传统技术结构;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作业的比例关系;不同森林经营集约度的构成;劳动者的技术装备构成等。⑤交换结构:如林业中各种流通渠道的构成;林产品价格结构;木材与主要农产品比价,木材的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关系;林产品进出口结构等。⑥分配结构:如林业基金在林业再生产中的分配构成;营林、采伐和加工各部分投资结构;新建企业和改造原有企业投资分配;各类人员劳动报酬的分配构成等。以上每个结构都由若干经济要素构成,形成多层次的结构系统。林业经济结构以林业生产结构为基础,研究生产结构要十分重视与林区社会结构、生态结构的相互影响。

特点

①具有农业和工业两重性质:林农结合、林牧结合、林副结合的复合生产体系,形成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林业经济结构类型,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林工结合,综合利用木材,增加木竹制品、林化产品和其他林特产品品种,形成以林为主、综合利用的林业经济结构类型,使森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②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森林分布在广阔的国土上,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最稳定的部分,在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不同类型的林业经济结构。如天然林区和人工林区,多林地区和少林地区,山区和丘陵、平原地区等不同的林业经济结构类型。在研究地区林业经济结构时,要重视发挥各地优势和保持地区的生态平衡。③具有多层次:林业经济结构按其所包含的范围不同,可分为林业部门经济结构、林业企业经济结构,以及林区或地区林业经济结构。林业经济结构分类有各式各样,并互为交叉,要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加以选定,进行专门研究。研究时要把各构成部分的内容给予科学的规定,使分类口径具有一致性,以便正确地揭示不同类型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影响的因素

一定类型的林业经济结构,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条件和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类型或不同形态的林业经济结构。在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影响林业经济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是:①林业生产力和林业资源,其中特别是森林资源;②社会对森林和林产品的需要;③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④林业方针政策的正确与否、体制是否合理等。这四个方面同时对结构发生影响,有时某一方面也可能处于支配地位。就整体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但森林资源状况又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林业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变化,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如林木育种和木质纤维的利用,使林产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由人们对森林认识提高引起的,如各类保护林的扩大,使林种结构发生变化。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重视林产品需求结构、市场结构和竞争结构。

合理结构的要求

林业经济结构要适应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森林资源状况。合理的林业经济结构主要标志是:①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森林资源;②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③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收支平衡,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④促进各构成部分的协调发展,取得最优的综合经济效果,促进林业和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不断提高林业生产力。衡量林业经济结构合理化程度,应该用数值来表示、比较和评价。科学的方法是运用系统方法对结构的组成因素进行正确的分解,用投入产出法进行计算分析。

参考书目

马洪编:《经济结构与经济管理》,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