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英军舰队入侵中国,清军数有千门大炮为何还是一败涂地?

清军数有千门大炮为何还是一败涂地?
2025-02-09 07:52: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武器的数量代表不了什么,清军是真正败在了闭关锁国的制度上。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开始,从那时起,资本主义帝国疯狂入侵我国,时至今日其残留的影响还深深地印在每个国人心中。

在鸦片战争时从武器上讲,中英双方的差距并不算太大。当时的英国工业革命还没有完全结束,派来中国的军舰都是一些兰桅、四桅的帆船,少数还有一些轮船,还主要是作为辅助船只应用的。英国炮和枪虽然比我们的精度是要好,但是基本上还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而且当时清军有三分之一的士兵都装备了火铳,沿海各个要塞也都装备了大炮,即使质量赶不上英军的质量,但是我们也算是占尽了天时和地利之势,几乎就是对等的局面。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支清军,竟然毫无还手之力。在斗志上其实清军就已经输给英军很多了。清朝的八旗军队,整天只知道吃喝嫖赌,毫无进取之心,这些人在战争开始时听到炮声后,立马就落荒而逃。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败英军?而且当清朝主动挑起战争后,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毫无察觉,当英国军舰到达时,还天真的以为是走私船,只剩下被动挨打的局面。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真正失败的是清朝的制度。闭关锁国大家也都知道,清朝人天真的以为自己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无敌的国家,而实际上早就已经落后各大工业国家数十年。清政府内部官官相护,隐瞒军情,军队毫无斗志,输给英军也实在是理所当然了。

回答(2):

清军多为海防用炮,移动不便,死角多,在防御英军进攻时很难奏效。而且清军大炮一尊轻则500来斤重则7000斤,。清军火炮,炮形大,炮口小,不能发射大的炮弹给敌人以打击。反观英军火炮,5.5英寸的臼炮为攻城略地的重要武器。当时的西方木帆船战舰,其甲板和舷侧护板一般是按照能够抵抗68磅弹的冲击而设计制造的,但是那时的清军所有炮弹最大不超过31磅!!所以很难击毁英军战舰。

回答(3):

有多少门大炮是其次,要看那些炮平时的保养如何,弹药储备如何,炮兵的素质又是如何呀?

回答(4):

清军那时候比较腐败。大炮数量虽多,但质量不行。哦,炮弹数量也不足。所以会被英国军舰打败。

回答(5):

因为当时的战争中虽然我们的军队想要反抗,但是实力上的差距也没有办法完全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