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鸟巢”的国家体育场和俗称“水立方”的国家游泳场“鸟巢”是一个至阳至刚之物,宏伟而奇特的鸟巢式建筑,全用巨型钢架构成,表现的是雄性的刚劲之伟;“水立方”则是一个至柔至阴之物,表现的是阴性的水柔之美。“水立方”是方形,与“鸟巢”的圆形对应,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理想境界。它们一左一右,毗邻而居,很像一对极为般配的天作之合,一对恩爱至极的“夫妻”。名列全球最新十大建筑最近,国外建筑界有一个全球最新十大建筑的评比,其中我国的三大建筑赫然在列:一是“鸟巢”;二是“水立方”;三是中央电视台新楼。“鸟巢”和“水立方”的造型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均以独特的美扬名世界。国家体育场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招标大赛产生的,这个设计方案主体由一系列辐射式钢状结构旋转而成,因酷似中国瓷器裂纹和“鸟巢”形状而得名“鸟巢”。独具匠心的外观既有建筑美的考虑,也有实际的功效。一个没有完全密封的鸟巢状,既能使自然空气流通,又能为观众和运动员遮风挡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鸟巢”的色彩在夜间会很美丽。虽然现在看到的“鸟巢”的色彩是钢的灰色,但建成后的“鸟巢”在夜间灯光辉映下却是红色的。这主要是因为在竣工之后的鸟巢内部会有一层红色玻璃墙,夜景中就会呈现出一团火红色,红色代表着中国人民和北京人民对奥运的热情。丁工告诉我,“鸟巢”的魅力不仅仅在外观,更大的震撼力要进入体育场内部才能感受到。一是看台十分开阔,无论在什么角度都有较好的视野效果;二是体育场顶部较为厚重,为体育场增加了许多功能变化的空间。“鸟巢”的美不仅可用它设计的独特性和美丽的色彩表现出来,还表现出一种气势恢宏的阳刚之美。“鸟巢”使用的钢材达10万吨,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拥有9.1万个座位,可能是世界上现今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水立方”本来是一个大家司空见惯、平凡至极的盒式建筑,但由于其外表全部由一种蓝色的建筑材料“膜”建构,许多蓝色的泡泡使“水立方”变得晶莹剔透、美丽无比。设计方案一开始就围绕水、快乐、节能等元素,考虑如何表达“水”的意念。但很快就显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国外设计师大多拿出了含有波浪、曲线等具有冲击力的设计方案。而中方3个设计师却各自不约而同地作出了平顶的造型。外方问他们,为什么他们3个都作平屋顶设计啊?他们说,他们的设计都表达了一种阴阳对比和含蓄,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墨家和道家文化的一次对话。“水立方”是北京奥运场馆中唯一 一个由港澳台同胞和侨胞捐资修建的场馆,它表达了全球华人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共同心愿。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北京在奥运场馆建设中凸显“三大理念”,即表现在以建筑节能、环境与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环保建材等为重点落实“绿色奥运”,以科技攻关、四新技术应用与示范、高科技信息服务等为重点落实“科技奥运”,从文物保护、建筑的文化理念、人文景观建设等方面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服务为重点落实“人文奥运”。“鸟巢”和“水立方”的构建不仅充分从人文层面考虑其艺术美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充分应用现代高科技的成果,使科技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在“鸟巢”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有一项重大的环保工程,那就是废钢渣的应用。北京国家体育馆在施工中采用先进的钢渣回填技术配重抗浮,销纳废钢渣8.2万吨,不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为解决困扰人们多年的钢渣处理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鸟巢”的施工过程中,原先屹立在卢沟桥永定河畔的“黑山”正在不断地变小。这座黑山是首钢经过40年的堆积形成的,是一座绵延1公里、高达35米、总重300多万吨的钢渣山。随着这项废钢利用技术的推广,首钢炼钢产生的废钢渣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将得到彻底治理,并为首钢带来一笔巨大的财富。“鸟巢”的新型大跨度钢结构,无论是设计、材料选用、加工制作还是施工安装都难度大、要求高。令人欣喜的是,经过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工程所使用的钢材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比如,“鸟巢”使用的一种高强钢材——110毫米厚的鸟巢特殊用钢Q460EZ35,集刚强、柔韧于一体,保证了鸟巢在承受最大460兆帕的外力后,依然可以恢复到原有形状。这意味着如果北京再次遭受上世纪60年代唐山地震一样的地震波及,鸟巢依然能保持原状,8级地震都不怕。“水立方”则拥有一项“科技世界第一”:在世界上规模最大、构造最复杂、综合技术最全面的工程建设中运用聚四氟乙烯(ETFE)立面装配系统。这种材料重量轻、透光度高、抗污染性强、达到使用期限后可以较为方便地更换,而且可以经受冰雹等自然灾害的打击。
水立方
抗压隔热保温又自洁 “水立方” ETFE膜节水又省电
国家游泳中心有个美丽别致的名字——“水立方”。这是一个关于水的建筑。“水”是这个建筑的灵魂,“方”来自中国文化的“天圆地方”概念。这个摹写水的建筑,“方”中有着纷繁自由的钢结构,湛蓝的泡泡ETFE膜所蕴含的传统建筑哲学将“水”的优雅与灵动完美地表现出来。
“水立方”最大的设计特色是建筑中气泡和自由结构的加入,使得形体上的极端简洁与表现上的极端丰富愈发相得益彰,体现出东方思想与现代的契合。共由3000多个气枕组成,覆盖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的“水立方”膜结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膜结构工程,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要说起这个膜的好处,那简直就太多了。
3000个泡泡 抗压性很好 每个泡泡都可承受汽车的重量
“水立方”的长宽高分别为177米、177米、30米,设计采用了泡沫理论,建筑外墙分布着3000个不规则的泡泡气枕,该建筑的围护结构采用了一种新型的ETFE(乙烯一四氟乙烯共聚物),由约3000块气枕组成的膜结构,表面覆盖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比德国世界杯安联球场还要大5万平方米。
ETFE膜具有较好延展、抗压性,充气后,每块膜都能承受一辆汽车的重量,暴雨、冰雹、沙尘暴就更没的说了。此外,膜的延展性非常好,耐火性、耐热性都很明显。它可以拉到本身的三到四倍长都不会断裂,燃点在715度以上才能烧成一个窟窿,但是不扩散,也没有烟,也没有燃烧物掉下去。
“水立方”的外墙膜有一定厚度,但假如刻意破坏也会破裂。不过,小面积的破损不会对整个气泡造成影响,专用胶布就可轻易修复。而破损的外膜经修补后重新充气。
保温隔热
在“水立方”外层气枕的内层膜和内层气枕的外层膜上,镀有上亿个密度不等的镀点以控制膜的透光度,解决了阳光直射的问题,这样就减少了阳光带来的热量,不会使室内的温度太高。
同时,“水立方”两层气枕间的空厢是封闭的,也形成了一个隔热的单元。通风也是解决散热问题的一个办法,在游泳中心外围的底部,有一个一米多高的百叶通风口,可以将内外互相连通,通过换气将热量排出,起到降温的效果。以上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夏天而言,夏天的隔热方针,是“隔外不隔内”,当然冬天则正好相反。而在冬季,百叶通风口也将封闭,以保证室内的温度。
水立方中方设计师、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郑方解释说,“水立方”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运动员和观众的需要。国家游泳中心的比赛大厅、戏水大厅都采用了百叶自然进风、上部机械排风,可替代强制新风量。从施工开始,场馆就进行了全过程的健康监测。这样,能够真实地记录并分析结构的风压和脉动以及温度场的变化,从而确保室内环境冬暖夏凉。
会“呼吸”
“水立方”的屋顶及两层膜结构的中间底下开口都设有自然排风的风机,相当于设置了8个自然通风口,空气进来,通过屋顶的空腔出去,这样就把建筑空间中的热量散发出去。
外层膜结构所需的所有气枕均需通过三次检查后才能成为“水立方”的一分子。第一步检查是在加工厂,主要对膜材料的材料检查、热荷检查和外观质量检查。第二步是监理会在施工现场对整个气枕的外观质量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才同意安装。最后一步是监理工程师在安装过程中对气枕的外观质量、固定、气枕的室高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检查。
“水立方”能自己洗脸
ETFE气枕不仅在视觉效果上充分显示了建筑美学对水的形态——泡沫状态下的水分子结构的表达,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配合了主体钢结构“泡沫”结构系统的设计。
“ETFE膜有很强的自洁性。”水立方中方设计师、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郑方解释说,由于这种材料的摩擦系数很小,尘土不容易粘在上面。即使粘上的尘土,只要下点小雨,立刻就能将膜冲洗得干干净净。即使人工擦洗,擦干净ETFE膜也要比自家擦玻璃、擦桌子省力得多。“泡泡”之间的凹陷处也有助于积水分流,这样就不会因为积水而滋生霉菌。
“建筑就像是人的衣服,再好的衣服也会被弄脏,再好的建筑也需要维护。”水立方外方设计公司负责人巴特勒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其实在“水立方”被预定为“塑料”外衣时,就被赋予了能自己用雨水“洗脸”的“特异功能”。
节能 每天自然光照9个小时以上
“水立方”外层气枕的内层膜和内层气枕的外层膜上都镀着密度不等的小镀点,以控制膜的透光度,减少阳光带来的热量,以免室内温度过高。透过的阳光在室内会形成舒适的温室效应,保持室内的温暖,能节省约30%的能源。
这些镀点的妙用还不仅与此,分布在ETFE膜上的上亿个镀点,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起到隔热散光的效果。这些“镀点”布成的点阵,就像一把把遮阳伞,把刺眼的光线和多余的热量挡在场馆之外;而在一把把“遮阳伞”之间,所需光线可以自由通过,保证场馆的温度和采光。
对此,“水立方”业主单位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康伟说,“水立方”是个节能省电的场馆,不仅有雨水回收系统,还自建了中水站和水晶水循环处理系统,雨水利用率约为0.76 。“水立方每天用自然光照明达到9个小时以上,也节省了不少电能。”
上网收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