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年薪千万?

2025-05-22 05:57:2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包拯一生干过好多工作,最开始做天长知县,后来做端州知州,再后来做户部判官,再后来做京东转运使,再后来做陕西转运使,再后来做河北转运使,再后来做三司户部副使。从三司户部副使的岗位下来以后,他又回到地方任职,先后在扬州、庐州、池州、江宁等地做第一把手。到晚年,他重新杀回京城,做开封府府尹,做御史中丞,做三司使,做枢密副使。最后在枢密副使的岗位上去世。

你知道,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长,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转运使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厅厅长,三司户部副使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开封府府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委书记,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部长,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由此可见,包拯做官是越到后来做得越大。

从任职时间看,包拯做的最长的官是大理评事,这是他考中进士之后朝廷封的,是个虚衔,没有实际工作,只拿工资不干活儿。名义上看,包拯在这个职位上干了十年,其实这十年里面包拯压根儿没上班,一直在安徽老家给父母养老和守孝。换句话说,包拯有过长达十年的宅男生涯。

无论元杂剧、明小说,还是后来的京剧和电视剧,一提包拯,往往讲他“倒坐南衙开封府“时怎么样怎么样,似乎包拯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很多年似的。翻翻包拯的履历,他是宋仁宗嘉祐元年腊月做的开封府尹,嘉祐三年六月就被调回中央做了御史中丞,掰指头一算,在开封府才待了一年半而已。在包拯三十六年的政治生涯(从考中进士那年算起)当中,任职开封府这段经历只占了不到百分之五。

好了,介绍完了包拯的履历,再说他的年薪。

前面说过,包拯做过好多官,而每个官职对应的工资和福利肯定是不一样的。照常理,他年薪最低的时候,应该是戴着“大理评事”的帽子做宅男的那十年,因为大理评事级别很低,另外他又不上班,朝廷至多给他发半俸。而包拯年薪最高的时候,应该是在临终前,据他生前好友吴奎给他写的墓志铭,包拯临终前既是枢密副使,又是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同时还被封为东海郡开国侯,官品和爵位之高仅次于当朝宰相,所以这时候肯定是他一生中拿工资最高的时候。

既然官职不同,薪水就不一样,那么给包拯算年薪这件事就变得非常麻烦。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包拯从考中进士到去世,一共做过四十多个官职,这里面既有只拿钱不干活儿的寄禄官,也有既干活儿又拿钱的差遣官,还有仅代表荣誉和地位的勋官,要是一个个计算起来的话,即使我没烦,您也看烦了。所以我们不妨横切一刀,只取包拯“倒坐南衙开封府”的这个剖面,来分析一下他可能得到的具体收入。

包拯“倒坐南衙开封府”时,头上戴有三顶帽子,即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龙图阁直学士”是从三品,没有日常工作,一般是皇帝有学术问题或者政治上的重大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龙图阁直学士才站出来说两句。在北宋前期的官制里,这种官叫做“侍从官”。“尚书省右司郎中”是从五品,也没有日常工作,既不用去尚书省上班,也不用负责尚书省的任何事务,它只是朝廷给官员计算工资时的一个依据,所以叫做“寄禄官”。“权知开封府事”是包拯的正式职位,“权”是暂时的意思,“知”是掌管的意思,权知开封府事,就是说你本来有别的官职,但是朝廷现在派你去开封府主抓全局,别的活儿你先放放。在北宋前期,像这种由朝廷指派去做具体工作的官叫做“差遣官”。

先说侍从官“龙图阁直学士”给包拯带来的收入。按宋仁宗嘉祐年间颁布的公务员薪水法规《嘉祐禄令》,龙图阁直学士每月有“料钱”,也就是基本工资;每月还有“添支钱”和“餐钱”,也就是补贴;另外每年春、冬两季还能领到一些“衣赐”,也就是布匹。其中料钱每月120贯,添支每月15贯,餐钱每月3贯,衣赐每年发两次,每次发5匹绫、17匹绢、1匹罗、50两绵。

回答(2):

包拯做过好多官,而每个官职对应的工资和福利肯定是不一样的。照常理,他年薪最低的时候,应该是戴着“大理评事”的帽子做宅男的那十年,因为大理评事级别很低,另外他又不上班,朝廷至多给他发半俸。而包拯年薪最高的时候,应该是在临终前,据他生前好友吴奎给他写的墓志铭,包拯临终前既是枢密副使,又是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同时还被封为东海郡开国侯,官品和爵位之高仅次于当朝宰相,所以这时候肯定是他一生中拿工资最高的时候。

既然官职不同,薪水就不一样,那么给包拯算年薪这件事就变得非常麻烦。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包拯从考中进士到去世,一共做过四十多个官职,这里面既有只拿钱不干活儿的寄禄官,也有既干活儿又拿钱的差遣官,还有仅代表荣誉和地位的勋官,要是一个个计算起来的话,即使我没烦,您也看烦了。所以我们不妨横切一刀,只取包拯“倒坐南衙开封府”的这个剖面,来分析一下他可能得到的具体收入。

包拯“倒坐南衙开封府”时,头上戴有三顶帽子,即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龙图阁直学士”是从三品,没有日常工作,一般是皇帝有学术问题或者政治上的重大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龙图阁直学士才站出来说两句。在北宋前期的官制里,这种官叫做“侍从官”。“尚书省右司郎中”是从五品,也没有日常工作,既不用去尚书省上班,也不用负责尚书省的任何事务,它只是朝廷给官员计算工资时的一个依据,所以叫做“寄禄官”。“权知开封府事”是包拯的正式职位,“权”是暂时的意思,“知”是掌管的意思,权知开封府事,就是说你本来有别的官职,但是朝廷现在派你去开封府主抓全局,别的活儿你先放放。在北宋前期,像这种由朝廷指派去做具体工作的官叫做“差遣官”。

先说侍从官“龙图阁直学士”给包拯带来的收入。按宋仁宗嘉祐年间颁布的公务员薪水法规《嘉祐禄令》,龙图阁直学士每月有“料钱”,也就是基本工资;每月还有“添支钱”和“餐钱”,也就是补贴;另外每年春、冬两季还能领到一些“衣赐”,也就是布匹。其中料钱每月120贯,添支每月15贯,餐钱每月3贯,衣赐每年发两次,每次发5匹绫、17匹绢、1匹罗、50两绵。

回答(3):

好了,介绍完了包拯的履历,再说他的年薪。 前面说过,包拯做过好多官,而每个官职对应的工资和福利肯定是不一样的。照常理,他年薪最低的时候,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