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崂山道士》的阅读题

2025-05-13 03:25: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 劳山道士》 的作者是 , 朝代( )文学家。 字 , 又字 , 别号 。
本文选自《 》 。
2.给黑体的字注音
王俱与稽首( ) 分赉诸徒( ) 肴( ) 逡巡( ) 自诩遇仙( ) 蓦然而踣( )
3.解释黑体词语
(1)叩而与语( ) (2)薄暮毕集( ) (3)光鉴毫芒( ) (4)分赉诸徒( ) (5)未谙此苦( ) (6)蓦 然而踣( ) (7)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 (8)阴有归志()
4.翻译下列句子。
(1)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
(2)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 【阅读驿站】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 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 “恐 娇惰不能作苦。 ”答言: “能之。 ”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道,遂留观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 阴有归志。 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 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 “良宵胜乐,不可不同。 ”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 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洒何能遍给?道各觅盎盂,竞饮先【酉爵】 ,惟恐樽 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心奇之。俄一客曰: “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 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 “霓裳舞” 。已而歌曰: “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 ”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 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 “今宵最乐,然不胜酒 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 之在镜中。移时,月渐暗;门人然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故。壁上月,纸 圆如镜而已。道士问众: “饮足乎?”曰: “足矣。“足宜早寝,勿误樵苏。 ” ”众诺而退。王 窃欣慕,归今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心情, 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持,辞曰: “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 纵不能得长生术, 或小有传习, 亦可慰求教之心; 今阅两三月, 不过早樵而暮归。 弟子在家, 未谙此苦。 道士笑曰: ” “我固谓不能作苦, 今果然。 明早当遣汝行。 王曰: ” “弟子操作多日, 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 ”道士问: “何术之求?”王曰: “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 但得此法足矣。 ”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 “入之! ”王面墙,不敢入。 又曰: “试入之。 ”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 “俯道骤入,勿逡巡! ”王果去墙数步, 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 “归宜洁持,否则不 验。 ”遂助资斧,遣之归。 抵家, 自诩遇仙, 坚壁所不能阻。 妻不信。 王效其作为, 去墙数尺, 奔而入, 头触硬壁, 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知而已。
7.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
(1)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一个道士坐在蒲团上,白头发一直垂到衣领上可是神情仪态清爽高迈。
⑵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王生又 羞愧又生气,大骂老道士缺德。
8.课文情节较曲折。当王生“不堪其苦” “阴有归志”时,发生了一件 , 的事情使他打消了归念。
答:
师傅和两位客人表演法术
9.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写在下面。 明线: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傅教法、演法失灵。 暗线: 王生不愿意吃苦
10.本文的题目为《崂山道士》 ,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道士吗?小说通过王生的经历告诉 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小说的主要人物是王生。小说通过王生的经历告诉人们,不可一做心术不正的投机取巧 者,只有不畏艰险,洁身持正,一个人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