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的高低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判断的:
1、雪线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温度低时雪线也低。
2、雪线的高低与降水量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3、雪线的高低与山势有关: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4、雪线的高低与坡向有关,主要表现在坡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5、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雪线的高低: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扩展资料
在雪线以上,气温低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
在雪线以下,气温高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常年积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