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达的人物著作

2025-05-04 12:34:1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拳术/向达著.—上海:中华书局,1929.4;
2、世界史纲2册[英]韦尔斯著 向达/梁思成等译 商务印书馆1927,1933;
3、圆明园遗物与文献 向达著 中国营造学社1931;
4、史学 [美]班兹著 向达译 商务印书馆1930;
5、中西交通史 向达著 中华书局1930,1941;
6、关于龟兹白姓之讨论 冯承钧、向觉明著 商务印书馆1931;
7、唐代俗讲考 向达 抽印本 出版者出版日期不详;
8、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 向达/婴行著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12;
9、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向达著 哈佛燕京学社1933燕京学报专号之二;三联书店1957;台北明文书局1982;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0、亚里士多的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著 向达译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万有文库第一集第87册
11、印度现代史 向达撰述 上海商务印书馆国难后第2版1934;
12、匈奴史 [英]帕克著 向达译 商务印书馆1934
13、甘地自传 向达译 中华书局1934.3;
14、史学史 harry elmer barnes 著 向达译 商务印书馆1934;
15、中外交通小史 向达著 商务印书馆1934;万有文库第一集第352册;
16、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英]斯坦因著 向达译 中华书局1936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87;
17、鞑靼千年史 [英]巴克尔著 向达/黄静渊译 商务印书馆1937;
18、社会科学史纲--史学 [美]班兹著 向达译 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1950;
19、敦煌 向达等著 学习书店1951;
20、太平天国8册 中国史学会主编 向达等编 神州国光社195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第2种;
21、西洋番国志 [明]巩珍著 向达校注 中华书局1961;
22、郑和航海图 向达整理 中华书局1961;
23、两种海道针经 向达校注 中华书局1961;
24、蛮书校注 [唐]樊绰著 向达校注 中华书局1962;
25、大唐西域记古本三种 [唐]释玄奘撰 向达辑 中华书局1981
26、西游录 [元]耶律楚材著 向达校注 中华书局,1981
27、云南志补注 [唐]樊绰撰 向达原校/木芹补注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28、真腊风土记校注/西游录/异域志 中华书局2000;
29、西洋番国志/郑和航海图/两种海道针经 向达校注 中华书局2000; 论著目录:
1、《摄山佛教石刻小记》(向达、郑鹤声合署),《东方杂志》23:8 1926, 4, 25
2、《龟兹苏抵婆琵琶七调考原》,《学衡》:54 1926, 6
3、《吐鲁番回鹊人之印刷术》(加特著),《图书馆学季刊》1:4 1926, 12
4、《日本考谦天皇及其所印百万卷经咒》(加特著),《图书馆学季刊》2:1 1927, 12
5、《高丽之活字印刷术》(加特著),《图书馆学季刊》2:2 1928, 3
6、《唐代刊书考》,《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第一年刊》 1928, 11
7、《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属名觉明),《小说月报》20:1 1929, 1
8、《中国印刷术之发明及其传入欧洲考》(卡脱著),《北平图书馆馆刊》2:2 1929, 2
9、《汉唐间西域及海南诸国地理书辑伏》(第一辑,属名佛陀那舍),《史学杂志》1:1 1929, 3
10、《摄山佛教石刻补记》,《东方杂志》26:6 1929, 3
11、《述近出太平天国史料三种》(属名佛陀那舍),《史学杂志》1:2 1929, 5
12、《元代马可李罗诸外国人所见之杭州》,《东方杂志》26:10 1929, 5
13、《苜蓿考》(美)Berihbld Lauber著,《自然界》4:4 1929, 6
14《汤若望进呈图象残存考》(属名佛陀那舍),《史学杂志》1:3 1929, 7
15、《十三详行行名考》(属名佛陀那舍),《史学杂志》1:3 1929, 7
16、《葡萄考》(美)Berihold Lauber,著,《自然界》4:6 1929, 8
17、《程大约墨苑中四幅耶苏教宗教画之作者》(属名佛陀那舍),《史学杂志》1:4 1929, 9
18、《论唐代佛曲》(属名觉明),《小说月报》20:10 1929, 10
19、《印度现代史》,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9,10
20、介绍《蒲寿庚考》(属名佛陀那舍),《史学杂志》2:1 1930, 3
21、《斯坦因黑水获古纪略》(附斯坦园氏黑水所获西夏文书略目),《北平图书馆馆刊》4:3 1930, 6
22、《书熊三拔〈秦西水法〉后》,《北平图书馆馆刊》4:5 1930, 9-10
23、《明清之际中国美术所受西方之影响》,《东方杂志》27:1 1930, 10
24、《论龟兹白姓》,《大公报文学副刊》148 1930,11,10
25、《汉唐问西域及海南诸国古地理书叙录》,《北平图书馆馆刊》4:6 1930, 11-12
26、《斯坦因敦煌获书记》(斯坦因著),《图书馆学季刊》4:3/4 1930, 12
27、《史学》(美)班斯(BarnesH,E)著,长沙商务印书馆 1930, 12
28、《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略记》(斯但因著),《大公报文学副刊》 159-163。 1931, 1, 26-2, 23
29、关于龟兹白姓之讨论(冯承钧、向觉明著,其中向觉明著作三篇):1.《论龟兹白姓》、2.《论龟兹臼姓兼答冯承钧先生》、3.《论龟兹臼姓答刘盼遂先生》,《女师大学术季刊》2:2 1931, 4
30、《中国雕板印刷之全盛时期》(T.F Carter)著,《图书馆学季刊》5:3/4 1931, 12
31、《敦煌丛抄》(向达辑抄),《北平图书馆馆刊》5:6 1931, 12
32、《现存最古印本及冯道雕印群经》(加特著),《图书馆学季刊》 6:1 1932, 3
33、《论印钞票》(加特著),《图书馆学季刊》6:4 1932
34、《评黄文弼近著高昌三种》,《国风半月刊》2:4 1933
35、《选印四库全书评议》(向达、袁同礼著),《国风半月刊》3:4 《读书月刊》2:12 (1933,9) 1933, 8
36、《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附录):1.《拓枝舞小考》、2.《周至大秦寺考略》,《燕京学报专号》:2
1933, 10
37、《唐代开元前后长安之胡化》,《国风半月刊》3:11 1933, 12
38、《亚理斯多德论理学》(希腊亚理斯多德著),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3, 12
39、《甘地自传》(印度甘地著),上海中华书局 1933
40、《方玉润著述考》,《文学季刊》1:1 1934, 1
41、《徐光启逝世三百周年纪念》,《国风半月刊》4:1 1934, 1
42、《陆若汉答朝鲜李荣后书跋》(属名佛陀那舍),《国风半月刊》4:4 1934, 2
43、《明清之际之宝卷文学与白莲教》,《文学》(上海)2:6 1934, 6
44、书评:《我的探险生涯》(斯文赫定著,孙仲宽译)、《探险生涯亚洲腹地旅行记》(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图书季刊》1:3 1934, 9
45、书评:《最近各国的历史教学》(属名觉明),《图书季刊》1:3 1934, 9
46、《新出云南边务书三种》:1.《云南边地问题研究》(云南昆明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编辑)、2.《滇录》(由云龙编)、3.《滇西兵要界务图注》(李根原著),《图书季刊》1:3 1934, 9
47、《跋明陈诚〈西域行程记〉及〈李暹西域番国志〉》(一)(二),《禹贡》2:3/4 1934, 10
48、《佛游天竺记考释》,《图书季刊》1: 4 1934, 12
49、《中西交通史》,上海中华书局 1934
50、《匈奴史》(英)帕刻(Parke,E,H)著,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4
51、《柏朗嘉宾游记》,《史学》:1 1935, l
52、《记刘继庄(献廷1648-1695)》,《方志月刊》8:11/12 1935, 12
53、《瀛涯琐志》,《北平图书馆馆刊》10:5 1936, 9-10
54、《鞑鞑靼千年史》(英)帕刻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9
55、《瀛涯琐志一记牛津所藏的中文书》,《国风半月刊》8:12 1936, 12
56、《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英)斯但国著,上海中华书局 1936
57、《记伦敦的敦煌俗文学》,《新中华》5:13 1937, 1
58、《日本古代文化源流及其发展——侧重中日交通史的研究》,《教育学报》:2 1938
59、《明清之际公教史话》,《益世报》 1939
60、《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图书季刊》新1:4 1939, 12
61、《瀛涯琐志——记巴黎本王宗载(四夷馆考)》,《图书季刊》新2:2 1940, 6
62、《唐袁滋豆沙关题名跋》,《图书季刊》新2:3 1940, 9
63、《社会科学史纲》(美)班兹著,长沙商务印书馆 1940
64、《敦煌学导论》,《周书季刊》新3:1/2 1941, 6
65、《论敦煌千佛洞的管理研究及其他连带的几个问题》,《大公报》(重庆) 1943
66、《唐代俗讲考》(初稿曾刊于燕京学报16期,后加新内容重刊。),《文史杂志》3:9/10、《国学季刊》6:4 1946 1944, 5
67、《玉门关阳关杂考》(属名方回),《真理杂志》1:4 1944, 9
68、《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图书季刊》新5:4 1944, 12
69、《昭武考(大月氏史拾遗)》,《大公报》文史周刊:10 1946, 12, 18
70、《西征小记》(又见《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大公报(上海)图书周刊10一14、《国学季刊》7:1 1950,7 1947, 3, 12-4, 3
71、《补说唐代俗讲二三事兼答一良、关德栋两先生》,《大公报》(上海)图书周刊:18 1947, 5, 14
72、《日本对我赔偿中关于文物部分赔偿的问题》,《知识与生活》:3 1947, 5
73、《罗叔言(补唐书·张议潮传)补正》(又见《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辽海引年集》 1947, 12
74、《为文物请命》,《中建半月刊》3:6 1948, 8
75、《祝南北两学术会议》,《中建半月刊》3:9 1948, 10
76、《敦煌》(向达等合著),学习书店编辑部 1950, 7
77、《敦煌艺术概论》(敦煌文物展览特刊),《文物参考资料》2:4 1951, 5
78、《唐代纪载南绍诸书考略》,《周叔弢先生六十岁生日纪念论文集》 1951
79、《新疆考古概况》,《文物参考资料》53:12 1953, 12
80、《记新发现的(湘江评论)》(属名方回),《历史研究》54:2 1954, 5
81、《南诏史略论》,《历史研究》54:2 1954, 5
82、《彭湃烈士与1919年5月7日中国留日学生东京示威游行运动》(属名方回),《历史研究》54:2 1954, 5
83、《记巩珍西洋番国志》(属名方回),《历史研究》54:2 1954, 5
84、《玄类法师》,《旅行家》55:4 1955, 4
85、《三宝太监下西洋》,《旅行家》55:12 1955, 12
86、《马可婆罗与马可婆罗游记》,《旅行家》56:4 1956, 4
87、《张骞》,《旅行家》56:12 1956, 12
88、《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 1957, 4
89、《西洋番国志》(明)巩珍著,向达校注,北京中华书局 1961, 8
90、《记现存几个古本(大唐西域记)》,《文物》62:1 1962, 1
91、《郑和航海图》(向达校注),北京中华书局 1962, 5
92、《蛮书校注》(唐)樊绰撰 向达校注,北京中华书局 1962, 5
93、《西域见闻琐记》,《文物》62:7/8 1962, 7
94、《记敦煌出六朝婆罗迷字国缘经经幢残石》(属名 觉明居士),《现代佛学》63:1 1963, 1
95、《(蛮书校注)读后识语》,《历史研究》65:6 1965, 6
96、《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发现六朝残经》,《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6 1、《勒柯克高昌考古记》 1929
2、《圆明园罹劫七十年纪念述闻》 1930
3、《杨双山与其所著知本提纲》 1930
4、《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史》(初稿) 1934
5、《悼冯承钧先生》 1946
6、《悼乔大壮先生》 1948
7、《介绍一本被遗忘了的书一记北京大学示成运动专刊》 1948
8、《校注巩珍(西洋番国志)的序言》 1958
9、《两种海道针经序言》 1959
10、《郑和航海图序》 1959
11、《西游录校注》 1960
12、《中外交通有关重要史籍丛刊整理缘起》 1960
13、《有关东南亚古代史地的汉文史稿整理工作》 1962
14、《史料目录学引论:第一讲,第一章介绍古代三个重要目录》 1963
15、《唐过海和尚鉴真大师灭度一千二百年献辞》 1963
16、《试论(大唐西域记)的校勘问题》 1964
17、《影印三种(大唐西域记)引言》 1964
18、《关于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几件事》(北大讲稿)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