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我们要紧紧围绕落实“四个三工程”、实现“六个突破”的主要任务,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积极因素,实现城乡社会管理服务网络全覆盖,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嘉峪关特色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一要认真落实好三个《实施意见》。为了深入推进我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我们在反复酝酿、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三个《实施意见》,对社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平安和谐细胞”工程等重点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加强社区建设意见》中提出的撤销街道转改社区,是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整合行政资源、精简管理层级、提高服务效能。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迅速行动,抓紧落实,认真做好社区调整、机构成立、干部配备等各项工作,力争在上半年见到成效,在下半年全面推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意见》,是要加快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进程,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城乡户籍一元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信息化、社会保障同城化,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平安和谐细胞” 工程实施意见》,就是要把各行业、各领域力量整合起来,强化社会和谐稳定的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平安和谐幸福城市建设。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积极主动履行职责,切实把“平安和谐细胞”工程覆盖到社会各个方面,扩大到千家万户。
二要抓好“三个中心”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重点推进三个中心建设,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要加快建设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城乡统筹、报警受理、指挥调度、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枢纽平台,实现“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应急指挥”的有机整合,不断提高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加快建设社会矛盾大调解中心,有效整合政法、司法、综治、信访等部门力量,形成部门协作联动、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办理、及时化解的工作机制,确保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快建设城乡户籍一体化管理服务中心,完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确保全市居民同等享受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三要积极培育三个城乡“社区典型”。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采取先行示范、点面结合、典型培育的方式,推行“扁平化”管理服务模式。要在城区选定三个条件较好的社区,按照“一委一会一中心”的组织架构,积极探索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下半年全面推行积累经验。要在农村选定三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依托现有惠农服务中心,调整功能设置,完善服务设施,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在综合治理、教育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四要努力实现“六个突破”。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抓好各项省市惠民实事的落实,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服务民生上实现突破。要对重大矛盾纠纷进行排查梳理,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群体性事件预警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在矛盾化解上实现突破。要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导向,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重点,在城乡一体化上实现突破。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街道转改社区工作,使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稳定和谐的基层服务组织,在社区管理上实现突破。要扎实推进“平安和谐细胞”创建工程,健全机制,夯实基础,激发活力,不断拓展平安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在“平安和谐细胞”工程上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