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晶粒度是晶体的理论晶粒度,实际晶粒度是晶体生长后得到的实际晶粒度。
奥氏体;是a/r界面向内、Fe3C/r界面向Fe3C内移动的过程。由长大速度决定,铁素体总是先消失。当残余Fe3C全部溶解后,r达到P成分。 Fe3C刚消失时,C浓度不均匀,经过一段时间扩散后,达到成分均匀分布的r相。
马氏体;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马氏体相变是变温型相变,相变开始点 Ms ,终了点 Mf 。
铁素体; 铁素体是c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F或者α表示.
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构成的机械混合物,由高温奥氏体冷却至727℃(共析相变点)以下的较高温度区间发生共析转变获得的层片状结构的产物。
组织遗传;发生固态相变后,新相仍旧保留母相晶粒形状和大小的现象
相遗传;经过处理交工后,新相仍旧的金相组织与母相的组织相同。
起始晶粒度;钢在临界温度以上,奥氏体形成刚结束,其晶粒边界刚刚接触时的晶粒大小称为奥氏体起始晶粒度。
本质晶粒度;钢在一定加热条件下后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度。它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晶粒长大的倾向。奥氏体刚刚形成(即其晶粒边界刚刚接触)是的晶粒大小
实际晶粒度;钢在某一具体的加热条件下实际获得的奥氏体晶粒的大小。
你是不是这套题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