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是形声字,也是会意字,从目,玄声,玄是虚无、黑色的意思,眩的本意就是眼前发黑,视物不清。《说文》:“眩,目无常主也。”《苍颉篇》:“眩,视不明也。”这种眼前发黑的虚脱的症状常常发生在低血压、低血糖的病人,大多因为气血不足,不能上济于目。目眩还有另外一种程度较轻的表现,就是眼前总是有黑色的小阴影飞舞,随着眼睛的移动、眨动而变化。西医称之为飞蚊症或玻璃体浑浊,除了补碘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而中医把这种类似阴云蔽日的症状也称之为眼花或者目眩。
《灵枢·海论》认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眩这种暂时失明的症状,就是因为精气不足,大脑失养。任脉起于关元,输布精气,上注于目,精不化气或气不上承,都会导致目眩。另外肝秉后天之气,开窍于目,《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目眩的病因与肝也有很大关系。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第八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kōu]芤脉:脉来浮大而软,按之中空如捻葱管
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除了精辟地描述了遗精、手淫、性交过度的男人出现的阳气衰微(阴头寒),精气不足(目眩),精血不足(大把脱发、少腹弦急)以外,对应治疗的方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被证明是切实有效的。
有位患者的自述很有意思:“我的手淫史也很长,大约有十几年了。25岁之前真的感觉没什么,一星期两三次吧,可是一过28身体就感到明显的变化,浑身没劲,特爱睡觉,有时心惊,最明显的是注意力,好像很少能聚精会神.还有令人头痛的是我的眼睛玻璃体浑浊越来越厉害。”对于这样心火独亢,肾精枯竭的病人,在温补的同时,还需要用些苦寒药黄柏、莲子芯之类清心火,固肾水。再用血肉有情之品、龟鹿胶、紫河车等等填补精血。最终完全解除目眩的症状。
由于汉语同音词很多,比如旋的发音与眩相近,很多人再说眩的时候,心里的意思就是旋转的旋。还有一个字是“炫”,是耀眼、灿烂、眼冒金星的意思,与眩的意思正好相反,但是目前很多人在混用或乱用两个字。比如有一种防止白天太阳光及夜间行车、会车时突然的强光照射给驾车司机造成炫目的后视镜,很多厂商经销商都自称是防眩目后视镜。一个是眼前发黑,一个是眼前发亮,贻笑大方。再加上复合词的经常使用,比如眩与晕经常同时出现,导致人们忘记眩的本意,并逐步曲解歪曲,目前眩与晕几乎成了同义词。在《伤寒论》也数次提到了头眩、癫眩,后世几乎都解释为晕,旋转。我看还是以视物不明、头目不清解释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