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手指点下:高中物理

2025-05-14 17:57:2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这题最最最关键的是要看图~~
两张图片,特别是第二张图,说明了一切问题
1.当位移为零时,题目中说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是压缩的,而且弹力等于重力,分析这个时候物体的受力情况,共受三个力,其中重力和弹力平衡了,只收到F作用,所以此时的加速度a1为 F/m=10/m
2.当位移为4以及超过4的时候,F的大小都为30N,说明此时物体已经和弹簧分离了(若还没分离,因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受恒力,那么F不变,而弹簧弹力会变化,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分离的瞬间,弹簧处于原长,故没有弹力,所以只受两个力,F和重力,
那么此时的加速度a2为(F-mg)/m=(30-10m)/m
3.计算:a1=a2
10/m=(30-10m)/m,推出m=2kg,a1=a2=5m/s2,k=5N/cm
所以D为正确答案~~~
希望可以帮到你~~~

回答(2):

最后的F=30N,则加速度a=F/m-g=30/m-g
一开始的F<30N说明一开始弹簧压缩状态,弹簧的弹力F1=ky,y为弹簧被压缩量
初始状态,F=10N时,a=(F+F1)/m-g=(10+F1)/m-g
由a=30/m-g可得F1=20N,当x=4时,弹簧刚好没有弹力,此时物体与弹簧分开(由此可以排除A),说明弹簧一开始的压缩量为4,可得k=F1/x=5(排除B)
由初始物体为静止状态,可得mg=F1,即mg=20,m=2(排除C)
所以a=30/m-g=30/2-10=5(答案为D)

回答(3):

答案C。

回答(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