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语文老师说白居易人品很差,到底是如何个差法?

2025-05-14 07:34:0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评价一个人,看似评价他人,实则评价自己。因为,对于评价对象的所作所为,评价者总是以自身的价值尺度和个人理解进行评价的。

这个问题中,有几个主题词:一是语文老师;二是历史名人白居易;三是评价;四是人品很差。如此看来,语文老师对于白居易这一历史名人的评价倒是直接了当,只是笔者没有现场听过评价者的高论,对于白居易其人也没有深入了解,只有中学时代读过其几首诗,也没有整体看过其诗集,且也仅在应邀作答前拜读了首页上的两篇文章,真的没有资格对此进行评价,只能就这一议题谈点个人感想。

一是人无完人,评价一个人特别是历史名人应力求实事求是,并以当时的历史背景相联系,当然也应站在自然本真的角度上加以阐述。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其社会规范和包括道德情操在内的个人素养的综合反映,当然也与其成长背景息息相关。

如果说白居易的复杂人生经历真的反差巨大,那么是否其心中有一种永远的痛,而其疗伤的方法却是一种反叛报复和自我作践,或者说不定白居易本身也不明就里。又或许其行为在当时是一种流行的风尚,虽然这种风尚最终因违背自然规范而难于为继并成为一个朝代灭亡的催化剂。又或许,以当今的渣男一词去定义古人的放荡不羁本就是南辕北辙,更是另一种拔苗助长?!又或许一切都是以讹传讹,又或许自身见解本就过于片面,等等。总之,换作是我,或不会妄下定论。

二是作为语文老师,身份在兹,立德树人职责重大。引导三现固然是职责所在,但三观的立足点一定要站稳于顺应自然的定位,而非相违逆对抗。运用现代语言让学生易于理解并融会贯通是一种必须,但却不能进入一种误导;而如果是一种主观故意,或与师风师德又相联系了。

特别对于历史文化名人(当然也包括其他方),人格人品的评价已经不是简单的茶余饭后谈资,更有《民法典》等法法律法规规范,一切都应在制度规范和历史事实内行事,切不可等闲视之。须知,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特别是主流文化的切根断源,总是心怀叵测,图谋不轨的。

长期来对于《易经》等经典的污名化和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对于刻意为之的去中国化行为,已经足以让我们警醒了。当然,对于一些弄虚作假的人和事,还其本来面目本就是文化传承的题中之义,但切不可矫枉过正。

回答(2):

晚年的白居易,狎妓无度,骄奢淫逸,并且为此沾沾自喜,炫耀于人前,却不是以此为耻,竟也沦落成了一个好色之人。家中光歌妓舞妓,就养了几百,可见生活之奢侈。

回答(3):

我觉得并没有很差,而且人品还是比较好的,当时的他没有受到重视,所以为了明哲保身,才选择了隐居,但是这段期间还是依然很照顾百姓的。

回答(4):

因为他本人很喜欢出去嫖娼,对女性的态度也很不好,还非常滥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