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有道理吗?

2025-05-14 03:48: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多少年来,有一句民间谚语在渭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收秋不收秋,就看五月二十六,五月二十六滴一点,快到尧头买大碗,买回大碗咥米饭!“

  毕竟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准确度较高,但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谚语也有一点的科学道理,有些时候用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在某些条件时,也是适用。

  这句话不用说大家肯定就明白,就是亲君子、远小人,这句话小编觉得非常对,这牵涉到做人的底线。

  从字面理解就是如果冬天的时候遇上打雷,那就惨了,那寒冷程度几乎要把所有的牛冻死。这句话也有预示天气的作用,让农民朋友在打雷的时候提前做好准备。

  在古代比较常说,意识是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的话,那你就准备着累死吧。原因就是古代人的寿命普遍比较短,如果生儿子晚,等到你老了儿子还未成年,能不累吗?不过就是在现代小编也觉得挺有道理的。

  衣服穿得次数多就会变旧,亲戚之间如果来往太频繁的话,那就会引发各种矛盾,也就不亲了。这句也挺有道理的。

  是说亲戚之间的关系远近,如果第一代例如兄弟姐妹还是很亲的,第二代就远一点了,如果再远那就和普通的陌生人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