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扶贫:拟上市企业“移民”套利是否有密道

2025-05-09 04:46:2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迁址“套利”没那么容易
对于徐朗等已报会的公司来说,放弃现有的排队,改走绿色通道并没有什么可行性。“如果只是为了不排队换注册地撤材料,今年开始起开始去贫困县征地、办注册地迁移,明后年重新报材料重新排队,不一定真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如果要为当地创造2000万税收,意味着需要将经营实体搬过去,除对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损益造成影响,还要考虑拟迁入地的资源、产业链和配套等因素。
多位券商、拟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想迁址的企业来说,首先得满足
“注册地在贫困地区、最近一年在贫困地区缴纳所得税不低于2000万元”的硬性规定,是个难以迈过的高门槛。
这应该是监管部门深思熟虑后划定的标准。我国企业一般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
“按照所得税25%的法定税率来算,纳税不低于2000万,差不多一年净利润8000万;如果高新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每年企业的净利润需要达到1个亿以上的小目标”。
一家新三板企业的董事长算了笔账,即使目前公司整体迁过去,未必能满足这个目标。
但在部分市场人士看来,这实际上为盈利能力强、资产轻的现代服务业公司开了口子。比方说,一些券商或互联网企业对主要生产经营地什么没有特殊要求,“人才是核心资源,去哪儿办公无所谓”。此前若是急于借壳上市,不如现在通过注册地迁移或新设分公司的情况进驻贫困区,推动就业、贡献税收,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至于通过在贫困区域当地收购一个“壳”公司的方式走绿色通道,则需要精挑细选一些产权明晰,历史清白的“壳”。
1、 拟上市企业和“壳公司”的主营业务有无相关性
2、 实际控制人是否发生变更
3、 重组对发行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或利润总额的影响
这些都会是IPO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比较好操作的方式是,集团公司中有子公司较早设立在贫困地区,以子公司为上市主体,吸收合并其他资产进行IPO。
实际上,国内对新疆、西藏等西部企业早有“IPO绿色通道”,但此前出现并未拟上市企业迁至西部谋上市的的先例。“可能新疆西藏是对大多数企业说太远了,这次大规模放开到592个贫困地区,迁移的操作难度降低很多”。
有资深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各地方政府对公司上市的鼓励和扶植力度都不同,涉及税收支持、费用减免、土地优惠或融资支持等多个方面,为上市而迁址的事情并不新鲜”。他称前不久还曾协助一家企业为冲刺IPO而变更注册地至安徽某市,“早知应该向贫困县迁移”。

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注册地迁出并非易事。有医药类拟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作为当地重要的税源,即使迁移到同属一市的贫困区邻县,需要至少市级以上的政府部门来协调,跨市迁移至少需要省级政府部门来协调。另一家进入辅导期的董秘也表示,虽然公司资产比较轻,但于情于理都不能迁址到外市去,“本地政府这些年来给了很多的支持,不能为上市而上市”。
政策延续性是个问题
尽管感觉IPO“绿色通道”对公司上市的影响未必立马显现,但徐朗的忧愁难以消解。他认为,考虑目前有超过700家的辅导企业作为IPO后备军,到2018年左右,可能会出现一批“移民”至贫困地区的企业冲击上市。若证监会为避免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而持续控制发行节奏,走绿色通道的多了,“普通通道排队的进度会不会更慢?”
南方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据他们初步预计,通过迁移方式走“IPO绿色通道”的企业不到拟上市企业的5%,“如果能实现2020年贫困地区迈入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这个政策能不能延续,也许又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