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隧道广播概述
我国内地有许多地势起伏、叠峦纵横的山区。公路穿越这些地区时,往往会遇到高程障碍。而公路限坡平缓,无法拔起需要的高度,同时,限于地形又无法绕避,这时,开挖隧道直接穿山而过最为合理。它既可使线路顺直,避免许多无谓的展线,使线路缩短;又可以减小坡度,使营运条件得以改善,从而提高牵引定数,提高行车速度。公路隧道按其长度一般分为特长隧道、长隧道、中隧道和短隧道。在我国,各隧道在设计、外观、材料使用上都很先进,隧道内的手机信号能够全部覆盖,但却在广播信号的接收上存在设计缺陷,车内的广播信号在隧道内被屏蔽,形成盲点。
收听广播是的司机、小车车主们在开车时普遍的爱好,许多司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路况信息或者缓解驾驶的疲劳。车辆驶入较长的隧道时,存在广播信号盲点,既让很多司机感到不方便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广播信号没有覆盖公路隧道,当车辆驶入隧道而广播信号出现干扰甚至中断时,隧道管理人员不能通过车上的调频收音机向驾乘人员播放隧道内行车的各项规定及交通安全信息,当隧道内出现堵塞、交通事故、发生火灾等情况时,组织疏导车辆及人员的紧急调度就成了问题。
北京海特伟业根据多年研究、考察,成立专家课题科研小组,专门针对隧道特殊环境,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隧道广播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当前国际先进的调频调制解调技术、蜂窝宽频放大技术、泄露电缆低损耗无线辐射技术等,填补了国内隧道调频广播无法覆盖的空白。
二、隧道广播设计依据
隧道广播设计,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具体如下: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DB32/191-1998)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119-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面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14050-93)
《安全检查防范系统通作图形符号 》(GA/74-94)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 16806—1997)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GB50116-9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3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166-92)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国标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GB6510-86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1981
国标《GB-4311 1-84调频广播发射机校准 》
广电部标《GY15-84调频接收机标准 》
《大楼通讯综合布线标准》 (YD/T926-1997)
国际电联 ITU - T有关标准
《专业录播结构标准 》
三、隧道广播设计原理图
四、隧道广播设计方案
4.1隧道广播转播站设计
由调频专用接收天线将空中FM调频广播信号接收,经过放大器将信号增益提高分配器信号分配后,送入数字调谐器把FM调频广播解调成标准音频信号。与调音台输出的话筒/DVD音频信号,送至音频矩阵切换器进行音频输出切换,被切换的音频经相对应的调频调制器调制到原FM调频频率上。再送入混合器频分复用到一根同轴电缆上,由光发射机转换为射频光信号输出到通往隧道的光缆上。
4.2隧道广播传输设计
由转播站到光接收机的传输介质为单模光缆,由宽频基站到汽车的传输介质为泄漏电缆。
4.3隧道广播终端设计
转播站射频光信号经由光缆传输到光接收机,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宽频基站,对88MHz~108MHz调频频段信号进行激励宽频放大,输出到泄漏电缆/定向调频发射天线,将FM调频广播信号无线转发,实现隧道广播。
五、隧道广播功能特点
自动转播:可以自动转播隧道外FM调频广播信号。
无线转发:通过设置在隧道内的宽频基站和泄漏电缆实现隧道FM调频广播覆盖。
稳定可靠:系统采用成熟稳定的调频调制解调技术、蜂窝宽频放大技术,稳定可靠。
音质优美:调频广播具有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紧急切换:隧道遇有紧急情况,可立即切断调频广播信号,进行紧急插播。
六、 隧道广播建设必要性
当汽车在隧道中行驶时,司机和乘客可通过收音机不间断收听到被转播的调频广播节目,不仅可以了解路况信息还可以缓解司机疲劳。当隧道有不安全情况时,隧道安全管理员可将所有转播FM调频广播信号立即切断,并向隧道转播的各FM调频广播频点进行应急插播,以最大限度确保隧道汽车及乘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