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chushang你好!回答你的问题如下:
100g 2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剩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分析如下:
(1)100g 2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不变的量是: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100g 2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变化的量是: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溶剂的质量也减少为原来的一半。
其实,本题是很简单的题目,是考察关于溶液概念的。因为你还没有学习,现在简单为你讲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Solution)。
注意:
① 将溶液密封保存,只要条件不变(溶剂不挥发,温度、压力不改变等),即使放置再长的时间,溶液中的溶质也不会发生变化,且溶液的各部分(相对于盛放溶液的容器来说,上部、中部、下部)组成完全相同;
② 溶液是一种分散系。溶液中的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最常见的溶剂;
③ 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粒子的直径一般小于lnm。基本特性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性是指溶液各处浓度都一样;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不变,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
④ 溶液可全部透过滤纸;
⑤ 溶液不一定无色,但一定是透明的:品红溶液(红色)、硫酸铜溶液(蓝色)、氯化铁溶液(黄色)、高锰酸钾溶液(紫色)、氯化钾溶液(无色)。
2. 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Solute)。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2)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即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Solvent)。
注意:
① 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②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③ 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④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如果不加以说明,通常所提到的溶液是指以水作溶剂的溶液。酒精、汽油等也可作溶剂,例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食用油等),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3. 溶液中溶质的存在形式:一般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存在形式为:分子或离子。例如:蔗糖水溶液中,溶质(蔗糖)以分子形式存在;食盐水溶液中,溶质(NaCl)以Na+、Cl-形式存在。
4. 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2)稳定性:条件不改变,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出来;
(3)混合物:至少含有两种成分;
5. 溶液的用途:①化工生产与化学实验: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②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生命的新陈代谢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③医疗上,很多医药制剂本身就是溶液,例如: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注射液。
6.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意义:100份溶液中含溶质的份数;
(3)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或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00%
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只要算出原溶液的质量分数就行.
已经写了就是20%.
祝大家新年快乐!
溶液性质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由第一条均一性,所以无论你把溶液分成多少分,它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
溶液性质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由第一条均一性,所以无论你把溶液分成多少分,它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
溶液具有稳定性这一性质。
就比如你一杯可乐,难道倒到一半变成一杯水?
只要你溶质。溶液。温度。压强(等外界环境及自身结构不发生变化,他溶液的质量分数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