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如果当时仍是廉颇指挥,还会输吗?

2025-05-22 13:40:1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那么应该不会了,因为廉颇擅长防守,所以即使是白起前来对阵,那么也是无法取胜的。长平之战的起因经过人尽皆知,秦国攻上党多时,可是上党不愿意归顺秦国,于是转而投降赵国,于是长平之战爆发,赵国任命老将廉颇为大将,秦国任命王龁为主将,两方相持于长平,赵国在连输两阵之后,于是坚壁清野、坚守不出,营造了一座厚厚的防线,因此开始了长时间的相持。

长平之战的结果我们也熟悉,后来双方相持续了三年,于是秦国散布谣言,让赵括替换了廉颇,于是白起也暗中来到了军营里指挥,最后秦国把赵国引了出来,让他们渡过丹河,诱敌深入,于是白起的军队绕道背后,攻克了赵国两翼防线,最后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困在山谷里,断了粮道,饿了四十多天,赵括也在突围过程中战死,最后四十万大军被白起坑杀,只活了两百多名幼兵,那么如果廉颇不走如何呢?具体如下:

首先,廉颇可能还是不会出战,因为廉颇知道双方实力有差距,赵国虽然有四十万大军,而秦国后期军队加起来大约有六十万,所以这是一场百万人的大战,如果正面交手的话,后果难料,所以廉颇会继续坚守,而秦国也无法攻克;

其次,如果继续是廉颇的话,那么即使是白起也无能为力,因为赵国的堡垒,前有丹河作为屏障,左有长平关,右有山岭相依,所以白起后来才必须把赵括引出来才能绕道后方去偷袭;

最后,赵国的军队也是很精锐的,当年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部队在追击白起的诱敌深入军队时,也斩杀数万人,而秦国的军队都是强行征召来的,其中还有不少十五岁青年,因此后来秦国在长平之战也损失了二十多万人。

回答(2):

我认为不会输。长平之战,赵军大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指挥不当。

回答(3):

我认为即使是廉颇指挥也有可能输,因为当时赵国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粮草。

回答(4):

肯定不会输。因为廉颇知道秦军的弱点,再加上自己的战斗经验,所以不会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