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人物形象大致可以分为压迫者,牺牲者,反叛者三种类型。举例说明

辛苦了,分少的话,再加就是!
2025-05-17 03:08:3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可大致分为压迫者(卫道者,统治者),牺牲者,反叛者三种类型。 (1)压迫者的形象包括冯乐山和高老太爷与克明,克安,克定两代地主的形象。高老太爷性格特征:专横、虚伪、腐朽、冷酷具体表现:1、囚禁觉慧2、包办婚姻(觉民、鸣凤、婉儿等)3、大肆举办生日活动4、年轻玩女人,年老养姨太小说描写高老太爷临死前破例对觉慧表示的宽厚,就是相当深刻的一笔;表明作者即使是对反面人物,也没有简单化,而是努力展示其性格的多面复杂性。 (人之将死,其行也善。)(2)牺牲者的形象:梅,瑞珏,鸣凤 (放映视频《你们青梅竹马情脉脉》)梅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抑郁——梅芬病逝瑞珏是封建迷信的殉葬者,温柔宽厚,贤慧善良——瑞珏身亡鸣凤是阶级压迫的受难者,美丽聪明,柔中有刚——鸣凤投湖 (3)叛逆者的形象:觉慧,觉民,琴 性格特征:觉慧:“幼稚而大胆”的叛徒,人道主义者具体事例:大胆——积极参加学生联合会组织的反帝反封建活动,创办《黎明周报》,批评大哥奉行的“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是“懦夫哲学”;支持二哥觉民的逃婚;他敢于怒斥陈姨太等人的迷信行为;他无视“门当户对”的森严教规,大胆的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他义无反顾的从封建大家庭出走,奔向了“充满着未知的新的生活的上海”。幼稚——他与鸣凤相爱,又经常处于矛盾中,下不了最后决心。最后,只是因鸣凤被逼投水自杀,这段爱情突然失去了,他才感到莫大的震动。他虽然恨高老太爷,认为在家中他与祖父“像两个敌人”;但在高老太爷临终时,他又曾有过“现在的确是太迟了。他们将永远怀着隔膜,怀着祖孙两代的隔膜而分别了”的想法。这想法很幼稚,其实高老大爷即使不死,他们祖孙两代人的隔膜也是无法消除的。觉慧真实地反映出了“五四”时期我国觉醒了的一代青年人的某些精神面貌。 除了以上三类人物形象之外,还有一个觉新.他是一个集以上三种人物性格于一身的矛盾复杂的人物形象. 2,觉新的形象 性格特征:觉新——善良、待人诚恳、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实行“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他的富有特征意义的语言就是"没有办法".觉慧被祖父软禁了,觉新说"这有什么办法呢?"觉民的幸福要被断送了,觉新也是"据我看是没有办法了";连觉新的妻子瑞珏被赶出公馆去生产,他还是"然而我又有什么办法?" 都是郑中的 好东西 就 给你 了 不只你是 几班的 啊

回答(2):

压迫者:高老太爷牺牲者:觉新反叛者:觉民

回答(3):

你郑集中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