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对于中国的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层面。
一方面是缅甸是中国的重要邻国。缅甸对中国的态度是亲是疏,将直接决定美国的“制华包围圈”否能在南亚地区合拢,以及中国能否有效的实施“反遏制”战略。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是一个能源进口大国,而源头主要是在中东地区。如果中国能将这条重要的能源进口的路线通过缅甸,不仅将大大减少输送的距离和成本,其安全性也将有所提高。这对于缓解中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现状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中国发展与缅甸的关系,也有利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大西南地区)的开发,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缅甸是怎样一个国家?
缅甸过去是英国的殖民地,二战后宣布独立,但依然长期遭受西方的制裁。中国在此期间给予了缅甸大力的支持和援助。目前,中缅关系发展良好。但基于围堵中国的目的,美国近来也逐渐改善了对缅的态度,由极力打压为积极拉拢。这对缅甸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西南通往印度洋的大门,必须控制在自己人手里
你好!
缅甸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那个地理位置直插印度洋,可以说是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天然出海口,而且缅甸的海岸线非常长。更重要的是,这里美国没有太大的影响力,所以非常有利于中国借缅甸为跳板直接进入印度洋。而一旦在印度洋上有足够控制力,中国对非洲的控制力就会大大加强。而中国未来要长期发展,非洲的资源将非常非常重要,非洲的市场也对中国来说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从战略意义上说,缅甸是中国伸向南亚、非洲的一个翅膀。再加上,印度洋的资源、缅甸的资源,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利用的。因此,万不可小看缅甸对中国的战略作用,对这一点中国人要有充分认识。
其次,中缅在历史渊源上是很深的,所以称为胞波关系并不算过。但是,胞波关系并不代表就是铁的关系,那只是政治上的说法,越南还曾在中国治下一千多年,现在越猴就是反华先锋。但是,政治家在称呼上这么说,对彼此都有利。
至于昂山素季所提出的:勿将缅甸变成中美角力场。那也就是一听,听其言观其行。昂山从小在英国长大,长时间在西方生活,是典型的被西方培养起来的政客。她要真的当政,她一定是替西方服务的,这一点不认清将来中国要吃大亏。但缅甸的内政是缅甸的事情,中国要做的是不能让缅甸当局为了向西方讨好而损害中国利益,去年停掉中国建坝就非常值得引起警惕。而所谓“勿将缅甸变成中美角力场”事实上更像是此地无银。因为,客观上是美国一直想插手缅甸事务从而破坏中国在缅甸的利益,如今被美英培养起来的昂山又重新复出,缅甸事实上正在成为中美角力场。而昂山的这个意思更像是,缅甸应该紧贴美国,这样就不会成为中美之间角力场。如果是这样逻辑,那简直又太天真,因为缅甸怎可能脱开中国?
不过,对于缅甸政治的多元化,个人认为中国要做的最重要的不是去盲目支持一方或另一方,而是要充分保障中国在缅甸的利益,稳定缅甸局势,同时继续深入到缅甸经济当中去,譬如石油管道、港口等该准备开辟的还是得开辟。该用强的时候用强,该用利诱的时候利诱,但无论任何办法,缅甸这个地方不能丢,更不能让美国和西方插入太深。但不管是谁当政,我相信当政者都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乱,因为国家乱了当政者就可能面临下台。所以,缅甸不同政派之间可能会出现冲突,但制造混乱的多是反对派以便乱中取利。但由于缅甸有高度自治的几个邦,所以缅甸当局倒是可能制造邦间矛盾甚至发动清剿,这是过去经常发生的。中国要做的是,必须让该存在的邦继续存在,何况那里大量的华人。而那些胆敢触犯中国利益者,该借机收拾就要收拾,不能姑妄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