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价值V=股利/(R-G)其中股利是当前股息;R为资本成本=8%,当然还有些书籍显示,R为合理的贴现率;G是股利增长率。本年价值为:2.5/(10%-5%),下一年为2.5*(1+10%)/(10%-5%)=55。大部分的收益都以股利形式支付给股东,股东在从股价上获得很大收益的情况下使用。根据本人理解应该属于高配息率的大笨象公司,而不是成长型公司。因为成长型公司要求公司不断成长,所以多数不配发股息或者极度少的股息,而是把钱再投入公司进行再投资,而不是以股息发送。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股票内在价值的计算方法
(一)现金流贴现模型
1、一般公式
现金流贴现模型是运用收入的资本化定价方法来决定普通股票的内在价值的方法。
根据公式(2.12),可以引出净现值的概念。净现值(NPV)等于内在价值(V)与成本(P)之差,即:
式中:P—在t=0时购买股票的成本。
如果NPV >0,意味着所有预期的现金流入的现值之和大于投资成本,即这种股票被低估价格,因此购买这种股票可行。
如果NPV <0,意味着所有预期的现金流入的现值之和小于投资成本,即这种股票价格被高估,因此不可购买这种股票。
2、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就是指使得投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由公式(2.24)可以解出内部收益率k*。将k*与具有同等风险水平股票的必要收益率k相比较:如果k*>k,则可以考虑购买这种股票;如果k* 股息增长率:gt=(Dt-Dt-1)/Dt-1×100% (二)零增长模型 从本质上来说,零增长模型和不变增长模型都可以看作是可变增长模型的特例。 零增长模型实际上是不变增长模型的一个特例。 1、公式 假定每年支付的股利相同,股利增长率等于零,即g=0。 2、内部收益率 3、应用 零增长模型的应用似乎受到相当的限制,毕竟假定对某一种股票永远支付固定的股息是不合理的,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对于决定普通股票的价值仍然是有用的。在决定优先股的内在价值时这种模型相当有用,因为大多数优先股支付的股息是固定的。 (三)不变增长模型 不变增长模型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股息按照不变的增长率增长;另一种是股息以固定不变的绝对值增长。 1、公式 2、内部收益率(K*) 3、应用 零增长模型实际上是不变增长模型的一个特例。不变增长模型是多元增长模型的基础。 (四)可变增长模型 1、二元增长模型假定在时间 L以前,股息以一个不变的增长速度g1增长;在时间L后,股息以另一个不变的增长速度g2增长。在此假定下,我们可以建立二元可变增长模型: 2、内部收益率 3、应用
股价计算公式:股价=票面价值x股息率/银行利率。股价是指股票的交易价格,与股票的价值是相对的概念。股票价格的真实含义是企业资产的价值,而股价的价值就等于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
拓展资料:
股票价格与价值关系是什么?
股票是一个拥有某种所有权的凭证,是一种虚拟资产,实际上没有价值,然而股票又可以在证券市场中拥有价格让投资者进行买卖,而又说明其是有价值的。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讲,两者在整体是相同;不过在一定的时间内,价格与价值是存在不相同的情况的。
假设在进行股市交易的时候,投资者都可以进行理性的交易,在股票价格低于其公司内在价值的时候,买入股票;而在股票价格高于价值的时候进行卖出,大家都可以根据上市公司的价值本身进行长期投资,对于企业的业绩以及行业状况、经济基础等等因此进行综合考虑后进行投资。实际上大家都清楚股市中不是这样子的,长期存在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的情况。
在股票价格由什么决定中我们知道股票价格的变化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与自己股票市场上的的多空力量长消决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和价值是不相关的。如果价格等于价值之后就需要市场的作用就会让大家产生误解,以及股价是等于价值或者在其上下进行浮动的。一个股价的上涨能够到达什么位置,不是本身的价格,而是看的股市的市场环境以及投资者的投资氛围来决定的,有的时候常常超过了其价值,有时候会上涨1倍、2倍;在狂热的情况下甚至是5倍、10倍或者20倍。比如最近的东方通信短时间内上涨了10倍。
一般用市盈率=股价÷年每股盈利,越低越有价值
股票价值=预期股息/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