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不同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追究被告人的经济赔偿责任。起诉必须是宵起诉权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活动。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经济纠纷提起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解决纷争。
在中国,刑事案件的起诉,主要是指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只有对告诉才处理和其他不嵩要进行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才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自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可以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是人民检察院和受侵害的法人单位。
2、过程不同
起诉是整个法院审判案件的开始,诉讼是整个法院审判案件的全过程,起诉、审查、开庭、判决,结案的整个过程。
诉讼的功能不仅限于对过去发生之历史事实的发现,而更要通过诉讼的过程建立起过错与责任、犯罪与刑罚之间的联系,从而向公民传递一种应当如何行为的信息,追究责任。
3、原因不同
起诉是民事诉讼中纠纷产生了,开始起诉对方,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触犯犯刑法,公安局逮捕立案后,检察院根据情况向法院起诉,行政案件中,因为我们对裁决对复议的不满,开启行政诉讼后,开始起诉。
诉讼是一种法律行动,分为民事和刑事两类,前者原诉人是受害者当事人,因为有未可解决的争议,所以诉诸法律。后者涉及刑事犯罪,由政府当局控告疑犯。
诉讼要件解决的是诉何不合法的问题,其对应的是诉讼判决;当一个案件完全具备诉讼要件之后,法院才会做出实体裁判,也就是本案判决。通常诉讼要件包括:当事人具备诉讼主体资格(是合法的民事主体)、纠纷属于法院主管和管辖、不违反一事不再理(既判力之作用)等。
而起诉条件似乎是我国所独创,《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便是起诉条件的规定,如果硬要拿两者比较的话,诉讼要件约等于起诉条件。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就当事人适格而言,其到底是诉讼要件,还是审判要件,这是存在较大争议的;但按照108条的规定,当事人适格显然属于起诉的条件。
建议你读一下新堂幸司的《日本新民事诉讼法》(林剑锋译),本书对诉讼要件有十分详细的论述,可能对你理解问题有些帮助。